悲催青椒的基金申请之路
今年是第三次申报基金了。周边的同事有从五月函评时,就知道1个或2个评委意见了;也有会评结束当天就立马知道了。说实话,非常地羡慕他们。
可惜咱老板不混圈子,大小会议从不参加,所以打听不了任何消息。每年都是发榜一刻才悲催地知道结果,而且至今都不知道是否上会。正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申请了三年的国自科,深深地感觉到了无力感。周边的同事可能文章成果很少或者依托单位连基本的实验条件都没有,只因为导师是杰青和院士,待过大组,基本都能中,而且早早就知道了消息。而自己,领域内的重点SCI期刊基本都有,不想中个青基都这么乏力和苍白。很多虫友可能会说本子可能没写好,事实上,我每年为了国自科,前一年11月就开始搜集文献做准备,写出来的本子给导师和院长反复修改,自己也是反复地检查和修改。他们都觉得今年没问题的,结果年年让人失望。今年,在学院碰到院长,觉得头都抬不起,从他一个曾经招进来时给予无限希望的小伙子成为了一个连青年基金都拿不到的“水货”。这些天来,压力无比的巨大,希望评审专家能赐予我一个基金,让我能保住自己的工作,让科研之路还能够继续延申下去。
附上以往结果:
第一年 信息口 一个优先资助,一个资助,一个反对
第二年 数理口 两个资助,一个反对
今年第三年 信息口 结果继续未知中........
兄弟,不要放弃。我博士毕业后到了一个小学校,被领导当成牺牲品彻底转了研究方向,和博士期间的完全不沾边。没基础,没人脉,连续申请三年都悲催。后面痛定思痛,选了一个领域内难啃、没人做的硬骨头去做。做的时候连相关参考文献都没有。我自己构建测试方法,自己生搬硬套凑了一个理论。做出两篇文章后,申请两年中了青年。当然自己的写作水平也提高了非常多。我感觉我们这种没啥关系的,不要去选热门方向,要和学阀门差异化竞争。第二,投口也不要选明知道山头林立的口,选很杂的口,这样你不会给这些学阀派系垫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