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最后一次机会喜获青年基金,记录一些心里的感慨
六年前博士从985院校毕业后来到一所普通211院校就职,于是开始憧憬像自己的师兄师姐一样能获得国家基金,申报了的前五次中,前三次都石沉大海,2015年开始换题目换学部开始申请(无任何关系,人脉),2015,2016都上会,但没有获批,看着毕业的同门在熟悉的学部,有着人脉的资源早早获批,心里多少有些不甘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了,申报基金也没了往日的激动,更多的顺其自然,2017年把前两年的本子修改后,加上自己做的一些实验结果和模拟仿真计算作为前期基础继续申报,如果还不中就只能以后继续申报面上了,但又谈何容易。
今早带着老婆孩子在开高速回老家,院长打电话通知我中了,当时很平静的感谢了领导地关心,但过了一阵再高速上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六年申请,由于更换学部没有了博士老板的资源优势,两眼一抹黑的在完全陌生的学部的辛苦只有个人才知道,感谢我的家庭,我的爱人,我的师兄,我的领导,谢谢大家对我的鼓励和关怀。
在我们这个普通的北方学校,没什么硬件实验室,没什么人脉的老虫子能获得基金真的很不容易,希望还在迷茫的虫友继续努力,我也曾经失败五次,但努力也许下一次就会获批,有些激动,语无伦次,记录下自己的心酸路。
科研:一步慢步步慢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对申请者年龄设限,本意是考虑到把青年科研人员和学术大牛放在一起基金评审不公平,对青年科研人员的“照顾”却反过来强化了年龄限制,给青年科研人员带来巨大压力。
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经历,已成为高校评选副高级职称的基本条件。2019年1月,湖南省某非985、211,非“双一流”的省属高校人事处官网上,公示了最新一批申请副高级职称(副教授等)的申报人材料。其中,理、工研究领域的77位申报人中,仅有8位申报人没有主持或参与过国家级项目。
青基,是悬在青年科研人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对于追求学术成就的青年教师,如果在35岁前都没有申请到青年基金或其他支持项目,不仅对当下的职称评审和工资有损害,后续职业规划、人生发展都可能受到制约,优青、国青的申请都变得困难重重,在愈演愈烈的科研竞争中,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马太效应”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过去大家的科研路径都类似,同一时间毕业,同一时间进入科研领域进行竞争,但现在的情况则更多元,有的人可能在较晚的时候才读博,有的人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较晚才拿到博士学位,还有的人可能因为出国留学、结婚生子耽误了时间,对于毕业就已30岁出头的博士们来说,年龄限制意味着他们没有太多失败的机会。
只有拿到青基,青年教师们才能放下心中大石,真正专心科研,才越有可能更早地确立自己的学术地位,并在后续项目的评审中不断积累优势。
现行的制度要求青年科研工作者按部就班地产出成果,如不能做出成果就不能留校或续聘。做学问、做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在基础科研领域,成果的产出必须要长期的积累,强行要求年轻学者在限定时间内出成果并不现实。
要知道,一个人科研黄金期可能就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如在这时候始终追求快节奏的科研产出而不能坐住冷板凳,就很难做出大成果;而那些志在千里的青年学者埋头科研,却很有可能因超龄被高层次人才计划拒之门外,年龄一刀切,就很有可能就因此错失人才。
就没个人说到点子上,最大的问题是项目申报的年龄限制一者,三十五岁是我国各种青年项目申报的年龄限制。在国家级项目里,青年项目是最好拿的。学校不指望博士能拿国自然,但国家青基肯定是要的,不然学校靠什么去争双一流?这就是为什么好学校玩飞升即走的一部分原因,你在我学校拿了青基,算我学校的业绩,等三四年过去了,把你扔了再换一批年轻的接着拿青基,我学校国家级项目的数量不就上去了么。
至于那些走了的博士,你猜其他学校还要不要你这个已经拿过一次青基的药渣?二者,博士最旺盛的工作年纪就在三十五之前。后面精力体力都跟不上了,毕竟生儿育女家里事多。搞学术要讲究积累的。博士期间起早摸黑地读论文,大量阅读才有灵感。而年纪大了,已经和前沿脱节了。三者,学校老人当政,谁高兴看到新来的一把年纪还使劲不动,小年轻可机灵了,让他往西不敢往东。说到底,一切为了学校利益。
三十岁以上的博士真的真的不要读博后了,甚至不要玩非升即走。今天在小木虫看到一个,国内读博后,35岁出站,博后期间拿了青基,但还是没留的下来。现在求职的一个省属双非,要求拿到国基面上才能留下来,不然六年非升即走。你想想,他要是不读博后,直接去这个双非,这个面上的要求就是青基。就是因为他已经拿过青基了,又过了年纪,新学校又不傻,它可不管什么青基面上,我只要国基,你拿不了青基,就拿面上吧。你说留不下来的是不是药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