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点经验给大家,祝贺已中的同僚们
今天有时间写写这几年的基金申请体会,普通一本高校,没有大平台,说实话真不容易。
2018:申请了国基-联合和省青年,均失败;(第一年真是胆子大,说白了是不自量力,对形势不清晰,以为凭自己的基础应该问题不大,上来直接报的联合-培育,约50多万,结果。。。但联合基金意见还不错。其他小额项目一个没申请,后来想想真是太自大了。)
2019:申请了国基-青年-信息,省青年,博士后面上;(拿到了博后面上一等,还额外争取了小额度重点实验室开发课题,但两个青年基金均失败,且未大改的国基意见特别差,BCCCC,真的深受打击。。。)
2020:申请了国基-青年-数理,以博后面上为基础申请了特助,均拿到了;(疫情在家好好琢磨了师兄们的本子,和其他专家的基金申报经验ppt;请两位有经验的师兄认真把本子改了两遍;再加上特殊情况时期,导师有时间好好把摘要和研究内容改了改;真的非常感谢他们,今年意见都挺好!此外也拿到了省里的其他小额项目)
综上,还是需要多参考和琢磨人家的本子和经验,不断提炼和精简本子的内容,不求多,但一定要精。多申请几次,多失败几次还是能够锻炼写本子的能力。口是非常重要(不同口评审专家的关注点不同),但换口极需要慎重,因为是要虎口夺食。
最后祝大家都能拿上基金,在科研路上走得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