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害怕国基申请书在递交之前被人传阅吗?
对于青椒来说,国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一些院校来说,国基历史总数都没有突破两位数,所以每年能否有国基往往是领导很在意的事儿,单位的相关部门也是不遗余力的组织、动员申请国基,恨不得单位的青椒们都能像母鸡生蛋一样,一天一个蛋,要是能生双黄蛋就更好!
2017的余哀未尽,2018的新愁又来了!单位鼓动青椒申请国基的号角都吹烂了。单位认为自己笼子里的鸡不生蛋,是因为不知道怎么生蛋。为了提高产蛋率,这次单位组织对申请书进行评议,并推选优秀的本子送到校内、校外专家进行修改。这意味着青椒们的本子要在单位内部、单位外部有限或无限的范围内被传阅、被“点评”。对于青椒,有人帮忙提高本子质量这似乎是求之不得的事儿。但果真如此?这里似乎还有其他问题吧。
第一,评议专家等同国基专家?
对于多数一般院校里的“专家”,很多连国基都没有拿过,他们却要评议别人的本子?这似乎就像一个只在看台上坐着,却从未上过球场的人要来当教练指挥球队冲向世界杯。果真那样的话,中国优秀的球队教练太多了!世界杯奖杯可以像夜壶一样,一人一个!
第二,“专家”不做科研多少年,还知道科研动向?
多数院校的青椒都是科研的主力,而部分院校中更多的专家已经多少年不看文献,甚至都不知道SCI文献到哪里下载,学校也没有购买外文文献数据库。这些专家对科研最新动向的了解仅仅靠着参加几次国内会议,对青椒们原来导师的科研动向甚是感兴趣,时常“关注”。这些事儿总是让我想起《天龙八部》里面鸠摩智到天龙寺要六脉神剑的场景。(旁白:太幼稚了,还TMD看武侠)。鸠摩智以《少林七十二绝技》威逼利诱迫使天龙寺几位高僧劝枯荣大师接受鸠摩智的交换条件。枯荣大师说:我们的六脉神剑尚且都没有练到上乘修为,又何必贪图别人的武学呢?不能说国基的评审专家都是在窥探别人的“武学”。总体上来说国家评审有保密要求,多数人是遵守的,但也不能杜绝一些小同行或者所谓的学术“对头”之间的隐晦”手法“。现在的问题是在一个单位,青椒们要这样被”体检裸选“,这需要足够的勇气去展现自己了。(旁白:梁静茹女神,请给我点勇气吧!)。一个单位里不同团队之间,或者团队中的成员之间在科研上有时候会存在竞争,这种竞争就容易导致人产生邪念,邪念趋势下偷窥idea的行为,甚至抢夺都是存在的,也发生过。
- 看见国外有的研究方向,跟着做,这叫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 看见别人新颖的研究方向,跟着做,这叫紧跟科学前沿。
- 看见别人的idea,抢先做,这叫走别人的路,人别人无路可走。
大师的学术交流,是交流对宇宙世界的看法;大牛的学术交流,是交流理论观点;学鼠们的交流,是套取技术信息。
科研道德规范通常只对有形的学术侵占和不端行为进行约束,而"关心”别人科研idea则无法约束,通常只能靠自我保护来防止。然而,基金申请书在递交之前要被“评议”,这如何自我保护?
第三,专家就真那么无私、热心?
邀请校内外专家修改看上去似乎是真能帮助青椒学会如何生蛋,就算校内专家能够认真修改,校外专家谁有这份闲心给一个不相关的人认真修改?要说本子修改,除了自己原导师与同门,其他人的修改都不恰当。
第四,基金申请书在知识产权中的地位
任何科研成果与技术最初都萌生与一些简单的创意或者idea,这个创意虽然不是专利和学术成果,但这是技术创新的种子,是否应当受到保护?这就像杀死胚胎算不杀人的问题。
所以这种要求青椒基金申请书在递交前的评议的确让人费解。也估计只有少数奇葩单位才有这种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