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四十看科研
都说四十不惑,从对科研的感悟上来讲还真有那么一点味道。
看着小年轻为名利所累,想到了当年的自己。由于有弟弟妹妹要读书,所以急着硕士毕业,急着博士毕业,好赚钱供他们。
后来在别人认为的科研发展最好的时期急着结婚生子,也曾纠结犹豫过,但发现自己的第一需要是家庭,因此,为着养娃,放弃了科研六年,到大专院校去教书。后来娃大些了,发现自己最爱的还是科研,在已经别人认为不再适合做博后的年龄做了二站博后,重拾科研。
错过了各种各样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八零九零后的去竞争项目的机会少了很多,而同龄人已经杰青优青的上去了。所以干脆耐下性子,反而能安耽平淡地做些科研,静待科研开花结果。
这个阶段,没有了经济压力,没有了名利所累,做科研成了纯粹的科研,这应该是热爱科研的人追求的最好境界吧。
只要不是特别为了职称、考核、只是养家糊口,大家的日子还都过得去。
有一个说法叫“安贫乐道”。但是没上过大学都比囊中羞涩的自己要好!同窗共苦的,人家都顶着人才头衔,做着教授,青云直上,能上的早都上去了,很多人还在原地垂死挣扎,先是搏青基,上了年龄搏面上,感觉就是个随波逐流的人,为了奶粉钱也接地气了。60后羡慕70后年轻,还有很多机会,70后看到80后都教授了,90后都有走上领导岗位的。
其实科研,就应该是衣食无忧的一帮家伙搞的事情的吧。“科研与名利相联系,它就会有水分;科研与生存相联系,它就不可信。”青基,大家为什么津津乐道,就是因为不限项,单位还鼓励大家去申请。
十分聪明的,很优秀的,要提创新,新想法啥的可能很容易吧,这些人不论在哪里都可以混得很好。相反,由于刻苦学习,把自己的潜能已经发挥的淋漓尽致的年轻人(也就是仅止于念书吧),随大流上大学,读研考博士,对社会有一种潜意识的畏惧而留在高校里,随着水涨船高的发表高质量论文,拿大项目,有经费考核要求等的压力逐渐就表现出不适应,除非有一个大团队,或者有力的人看重自己,一般日子还是很清苦的。这部分人的科研是很难的,堂堂七尺男儿,为了生存而搞科研,很累很累。即便是教授了,有青基了,有面上了,说实话,能改变多少现状呢?
可能大家的难在于毅然放弃,在于不能找到适合自己位置的职业吧,一直在实践着温水煮青蛙。有些东西努力一下就够到了,有些再怎么努力也够不到。所以科研这种东西,和努力无关,和勤奋无关,需要有天分,需要有一些贵族的气质。如此的话,大家就不用浮躁,不用焦虑,不用拿健康换明天了
班主我赞您了,但并不完全赞同您的所有观点。科研需要天分毋庸置疑,但这与贵族气质,与衣食无忧真没太大关系,牛顿有牛顿的做法,陈景润有陈景润的做法。
相反,我认为陈景润的案例是现代社会的主流。
现在的人都很浮躁,有贵族气质的,衣食无忧的孩子早就出国留学,接班父母了,谁还愿意做科研,搞基础研究,重复父母的老路,天天在实验室吃苦受累,一年365天360天都过着不开心的日子……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站在巨人的肩上吧。
我认为穷人家的孩子能够早当家,能够吃得了科研之苦,孤独之苦。他们能够接受一种不是那么富裕,但还有通过自己努力可以争取的优质生活。虽然科研成果有水分,但并不代表没有科研贡献,正所谓量变产生质变,我相信即使我们国家科研成果的70%都无用,我们也比绝大部分国家多,毕竟体量在这摆着。
个人观点,仅供交流。
何谈淡泊名利,为了理想兴趣。
年轻时忙着追逐物质放弃理想,等有的物质再追逐理想又过了最好的年华。
说到底还是社会变革的牺牲品,希望更多的后来者能在没有那么多后顾之忧的条件下,在最美好的年龄追梦。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学长不必妄自菲薄,现在什么都有了,不为名利所惑,不为钱权所困。心也安稳了,正是做研究的黄金时间。现在40岁,到退休65岁,你还可以工作25年。百人、千人、万人计划是没戏了,长江、杰青截止45岁,还可以拼一把。如果热爱科研,做出一流成绩,在退休之前申报院士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