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年青基+第一次申请中面上+基金评审感触
牵动着青椒敏感神经的国基申请和评审工作在即。在此,回顾下自己的申请经历和感触,供各位青椒参考。
本人是在最后一年申请上青年基金,我比其他同龄人落后不是一年两年。但从毕业后,我就认真准备,并在不断的失败中总结教训。对于有些青椒,是不大愿意承认自身的问题,这个我后面还会讲。所以,对我而言,教训非常重要。我当时是从一个一级学科到了另一个一级学科,因此,本子的文字组织和图表的表达方式都要做出改变,着实困难,但必须咬着牙,不放弃。
让我记忆尤新的是:我将本子送到原来学科的老师,他们说看不懂,好多是另一学科的语言;送给另一学科老师呢,他们又说看不明白,好多是我原来学科的特色。我很纠结,但没有办法,谁要我跨学科了呢?
好在最后一年,我终于拿下了青基(我不清楚有多少成分是基金委可怜我们35的人)。拿到青基后的时间本人兢兢业业做研究,对得起国家的每一个钢镚。在青基结题那年,又第一次申请即喜中面上基金。不是炫耀,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你踏踏实实做研究,评审人会看在眼里。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青基还是面上申请,你不能忘了可能的评审专家。所以,形势所逼,你必须走出去。在此,不建议把本子大量送外校专家提意见,只建议多多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会议,尤其是小同行的学术会议,往往集中了和你类似研究方向的专家,和他们打交道并留下好印象非常重要。你不会知道他们中究竟是谁会审到你的本子,但就在他们中间。所以,不但要润色本子还要学会经营。当你拿到青基、面上后,你就是这个小同行中的一员了,就会有其他年轻人主动去跟你碰瓷。
一些青椒的高傲我不是没有,能够理解。因为博士阶段跟着导师做了很多前沿的研究,论文也不少,总有一股傲气觉得青基只是顺手的事,但殊不知,其中的奥秘。当然,也算不上奥秘。记得小木虫上一位大神说过“精致的平庸”。这要从我开始评审基金说起。当你只看到自己的本子时,你确实觉得唯我独尊、舍我其谁。但当十几个本子同时放在你面前,就有对比了。
什么叫平庸?每年几十万申请量,哪来那么多的创新?所以,一些人确实要反思写的东西真有创新吗,还是在忽悠基金委的银子?总的来说,有杰出创新的可能有但很少,因此对于绝大多数本子而言,创新往往不足,或者评审人其实难以一眼看出你的创新。这就意味着大家的东西在创新问题上是差不多的。
什么是精致?其实就是包装。包装什么?首先是你的成果,如果没啥成果,还说自己计划搞几篇sci,不是扯淡吗?论坛经常有人问青基对基础成果要求不高,但对于评审人来讲,如果两个本子差不多,当然偏向成果多的。其次,你的学校和平台。在这里讲这个问题涉嫌歧视,但又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大家都无法逃避。同样一笔钱给985/211还是给不入流的高校,结果当然是有区别的。在此建议,如果学校不行,请你包装你的导师和毕业院校,那些可能会给你加分。最后是排版,实话说给我的十几个本子中,排版好的凤毛麟角(可能我要求高了),不要骂专家没看懂,你先看看你的排版,你能看下去,但专家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能明白你写的内容吗?所以,有时间还是把你的排版做到极致(注意前文讲的是精致,一些人的排版跟本科生水平差不多),让别人认可。最后,很重要的,你的东西要可读,要易读,让人读了还想读。本人写的东西,身边好几位都说文笔很好,很愿意多看看我写的东西。所以,我深感这一点的重要性。
以上叫“精致的平庸”。
我申请青基的时候碰壁很多,主要原因在换学科。但现在想来,很多创新不就是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才产生的?所以,我在十几年前就考虑学科交叉不是好事吗?所以,奉劝各位,不要害怕学科交叉,不要害怕转型!
最后,感谢高能的小木虫,感谢小木虫上的大牛小牛、大神小神提供的方方面面的咨询,它们陪伴我走过国基申请的日日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