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帖子,谈论为啥很多海归种不了自科,然后呢,就看到很多不一样的评论。我自己也是一个海归,去年用两三天的时间把自己在做的项目翻译成中文,投了自科,结果没中,今年已中。所以针对楼主的帖子,我觉得自己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下面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希望跟大家交流一下。
第一,首先得说我觉得现在国内的博士科研水平很高,发了很多文章。但整体而言,独立科研能力国外的博士绝对不比国内的博士差。在国外读书的时候,科研真的是老师一点点教你如何去做,但只是方向上的指导,从选题,到设计,到分析,到投稿,全是自己一步步在探索,所以我敢大胆的说,海龟的独立研究能力绝不可能差。
第二,很多人心态不对。一方面拼命地找国外合作者,特别是挂国外的大牛华人,邀请华人来国内交流,另一方面又在这里说国外的博士很一般。不客气的说,很多国内博士发的牛文基本上都有国外的合作者,这究其原因也与国外期刊对国内学者略有歧视,要求更高有关。但这种心态不合适,考虑的应该是如何共同提高,如何取长补短,而不应该在这给人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
第三,海归刚开始不好中基金的原因很多。结合自身总结有以下几点:
首先,刚回来的时候的确觉得海归好拿本子,所以心理上不重视,结果导致了本子其实观点很新颖,但写的不够好;评审的意见也体现了这些,去年说题目很新颖,具有研究的价值,但是理论综述不好等等;今年重视起来了,本子找同事看了好几遍,改了好几遍,踏踏实实的,所以本子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此外,国内国外写文章套路上还是有些不同,过去的一段时间好好学习了套路,知道介绍该怎么写,目标该怎么写,内容要写到什么样的程度,等等,很多方面就好很多了。
此外,很多国外的博士本科就出去了,在国内丝毫没有人脉,自科很公正,但在中国社会,人脉从来摆脱不了影响。有些人一方面说自己知道盲评成绩,一方面还说不公平,据我所知,盲评成绩很难知道,你连盲评的成绩都知道了,结果还说不公平,我只能觉得是打脸。
第四,国外教育要求大家尽量从好文章发起来,结果时间就变得很久。没有不认可的意思,国内不见得如此,觉得发出去就很好了,所以投的文章一般比较中间,更加容易中。这样刚开始国内博士发文章比国外的有竞争力,但是长久看来,越来越重视文章质量的前提下,孰优孰劣真很难说了。
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国内博士和海龟各有自己的优劣,所以倡议不要再去讨论什么海归什么国内博士,其实就是受教育的背景不同,但是都在从事教育工作,做自己喜欢从事的领域的研究,所以不要什么门户之分。
此外呢,海归所谓的光环是助力,也是压力,他只能决定你在国内找工作的起点,并不能决定你以后发展如何,我深刻地意识到,好的发展需要踏踏实实的融入国内的环境,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刻苦努力。
欢迎文明拍砖,祝福大家喜中基金!
出处:muchong.com/bbs/viewthread.php?tid=10529688
文章评论
我也是海归,我相信楼主的独立科研能力肯定很好,但是如果说“海龟的独立研究能力绝不可能差”,就有点以偏概全了吧?
我在美国的时候,身边有些人弄个垃圾会议论文,就博士毕业了,这种人的独立科研能力能好到哪里去?
那么多海龟中不了中国的自然科学基金,这个命题就不成立,拿不到国基的海龟比例是多少?非海龟拿不到国基的比例又是多少?这就是个带有个人情绪的臆想命题。
国外博导指导的太多了,国内基本放羊,所以我觉得土鳖博士独立科研能力更强
说得很好。我也是海龟,回国时就写一份标书,结果就被毙了。后来认真阅读几份标书,了解写作方法就中了。去年我学院一个刚回国的海龟申报国自然,他请我修改他标书,发现他题目和研究背景很好,但立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性等内容直接衔接不好,写得不够到位,我花了两天时间与其共同研究,细致修改,结果也中了。所以,提醒各位海龟,尽快融入国内环境,发挥优势,学好中文标书写作。其实,现在国内博士也很强,因为他们大部分导师也是在国外做得非常优秀。因此,不要区分海龟和土鳖,努力了,大家都很优秀,相互学习吧。
真的觉得国内博士对海龟有不良心态,其实海龟博士,本科就出去,真是两眼一抹黑,要慢慢学起呢
路都是自己选的,海龟or土鳖,把自己做好。抱怨周围环境不好,解决不了问题,改变自己才是出路!
不论海龟拿不拿基金,在以前、现在和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科研力量还是大量地依靠海龟的,这是事实。至少我觉得国家政府层面看的很清楚,只不过一些学的不怎么样的海龟夹杂其中而已,这也很正常,在国内读博士也分三六九等,何况国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