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残酷的现实:为什么很难中基金?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我们面临着比任何时代都更迫切的对创新性人才的渴求。创新就是创造新的选择,尤其是在面临困境时。比如我们常说的卡脖子技术,大家很清楚,如果能买得到,谁还下功夫去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自己摸索,而且还不一定能成功。某公司被某国商务部罚10亿美元,除此之外还要准备4亿美元交由第三方保管,同时人家还要求在30天内更换董事会及高层,一番操作下前后累计罚金22.9亿美金(约146亿人民币)。当时有评论评述该事件,交了罚金说明还有的赚。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每一个个体,面临困境时如果选择了拿来主义,选择了舒适,不去勇敢的挑战不确定性,后果自然是被边缘化,被淘汰,仰人鼻息都找不到地方。
每年的12月10日前后,全球都在关注一个奖项,这个奖项就是诺贝尔奖,时不时地刺痛一下大家的神经。有数据显示,人口占比18%的中国籍获诺贝尔奖的比例为0.2%,而人口占比1%的犹太人获诺贝尔奖的比例则为26%,这个统计结果很明显,所以引起全球很多组织的研究兴趣。
统计数据表明,全球范围内犹太人平均受教育13.4年,61%具有中学以上学历,在北美75%的犹太人受过高等教育,非犹太人则为40%,由此说明犹太人很重视教育。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加强对高中贫困生扶助,逐步实施十二年制义务教育》的提案,在高等教育这块,从1991年开始到2012年,大学的录取率逐年攀升,从21%增加到75%,也就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这是于国于民都是有益的好事,现在大家应该能知道大学为什么要扩招了吧。
大学扩招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配套的硬件资源和师资力量直接影响着培养的质量,对顺利就业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受心理预期的作用,一部分人就业不理想或者就业失败,选择回炉或者继续深造,以期三年后获得更好的就业,由此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被动的向前推,直到博士,博士后。之后才发现很多职业根本就用不着那么高的学历,用人单位也是英雄所见略同,但是受大环境的影响,不管具体的岗位是否需要,清一色的用硕士博士,有时候还非985,211不要,结果就是高校系统自己消化,各省市地方的高校迎来了高层次师资力量井喷的发展。
有些人戏称,有能力有水平的都被薪资高待遇好的单位拐走了,除了真心喜欢搞学术,喜欢教书育人的,对剩下的人来说也就是一个职业而已。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金字塔,在高校这个圈里也有自己的金字塔,简单地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型、职业教育和培训型以及高职等,当然还可以进入中小学、基层公务员序列。与之对应的教师也有金字塔,每个单位里总要有搞基础研究的,搞教学研究的。要实现每一个阶层的跨越,得需要一定的水平和实力,其中不排除其他的影响因素。
............
还好,有个平台供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迎接挑战,实现改变现状的愿望。现实很残酷,既然做了选择,建议大家从浑浑噩噩中醒来,克服先天条件的不足,努力争取获得经费支持自己的研究。
出处:https://mp.weixin.qq.com/s/eK5MjuzMzqT7rqZBl8NSsw
我们国家的主要问题不是博士太多了,而是考核制度有大问题。
博士要求发SCI才能毕业,影响因子还越要求越高,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科研不是求真,而是续命。
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别人博士不要求发论文的,只要认真做好指导老师的课题就能顺利毕业。所以我看到很多博士就是努力去开展实验,实验成功就是成功,实验失败就是失败,每周开lab meeting大家一起讨论问题,思考解决办法。这样一来,博士没有压力,才能做出好东西来。这里指的好,不是我们国内认为拥有多少篇SCI,多少高大尚(虚)的成果;而是对后来人探出了真理的道路。
所以,如果不改革考核制度,只能永远都是增产的年年增产,抗病的年年抗病,抗癌的怎么弄都抗癌...
工作以后更是如此,三年或五年要求多少一区或A1,A2;多少项目? 这样的考核就能打造一流学科,一流学校,世界强国吗? 至少,我不信
考核制度固然有问题,博士增多也是不争的事实。君不见欧洲很多人做完博后去教中学,我身边还有读完博士去烤披萨。国内至少还没到这种情况,但是向下兼容是未来大概率事件。
这应该不是本质。本质是人为形成的基金评价科研能力的导向,造成了其热度虚高。前些年,职称什么的都不与基金挂钩,申请热度并不高。而且,自然基金那点经费,其实比较鸡肋。真正做科研的,不会指望那点经费。
哎,特别指望那点经费,单位不给经费不给人的没那点经费啥事更做不了了。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每一个个体,选择了舒适,不去勇敢的挑战不确定性,后果自然是被边缘化,被淘汰,仰人鼻息都找不到地方。
------这句话体会太深刻了,对谁都适用!!!
年轻的博士一毕业,觉得可以当老板啦。可以放松了,没有平台也不想干了。项目没有,职称没上,越来越边缘,时间一长,就成了矿男怨女。见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