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基到底是看重啥?
第一年青基 学科属于文理之间,有技术也有忽悠。海龟派回国,无背景。
今天找俩朋友(一个同龄人但工作后回来读书,国内研二;一个国外资深研究员经常投国内稿子),都是我比较信任实力和觉得他们比较熟悉国内套路,行文和国内做研究思维的朋友帮我看青基本子(也很符合国内懂行和不懂行的人看本子的心理)。他们都给出了很不看好的委婉看法。
看法集中在:研究目的跟实践联系不足;写文没逻辑(很意识流),要上去上不去(拔高)落实也落不实。建议我看看国内热点,人民日报吹什么就靠什么。漂亮图和做的部分不该放在研究综述里,评委几乎不看,应该放在研究内容或者工作基础里突出我自己做的部分。
说实话我有点崩溃。以前写文,好不好,坏不坏我心里是有数的。这次第一次接触国内基金,写完觉得很不错,但没想到被批这么狠。例如,空白和技术都有创新,但朋友说:空白那么多,什么要给你,我想一想这话也对:国内空白太多了,不符合国外做文章的地方多了,只要是空白都要研究吗?
我国外大学很好了,导师在国外是大牛,国内不认识。导师要求很严格,实力不至于很差。今天就有点被打击到,觉得国内外思维差异太大了,我觉得有意义写的很浅显易懂很朴实,对方觉得写得能看懂所以不咋滴;我觉得没必要重复写的地方例如目标和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如何运用,朋友却说这些要随时反复点题,不能觉得写过就不重复了,评委没有时间认真找认真看。我想想,也是。
总之有点丧。
解释一下:真没眼高手低,或者态度不端正。跟职称有关,不敢怠慢。就是一时半会不知道国内评委想要啥,还需用心打磨用心改。
不要没事就国内国外的,好东西在哪里都是好东西,如果你骨子里觉得国内不好,那么你心态上就败了,失去了平常心平等心,你就无法正视自己,中不了就觉得是国内没水平,中了就觉得你降维打击理所应当,这种心态,中不中都走不远,如果不能保持平常心做事看事,劝你别在国内混了,觉得哪里好去哪里,因为在你觉得好的地方失败了,你才有可能正视自己的问题,不正视自己,就没法进步。
论研究基本功、学术能力以及纯粹度,国外大部分领域目前还是秒杀国内。但国内有国内的特色和玩法,你得想一切办法适应它!
国内基金是个饭碗或者综合游戏,更注重套路与形式。越来越有点非学术行为了!尤其各个学校都在追求资助数量和金额的排名,各种攻关也层出不穷。
国外只要有意义就可以做研究,国内更强调面向、解决国内问题……
我国外牛老板曾经被他的母校拉去申一个头衔,结果被几个不学无术的专家指着说他应该怎么做研究?自此他再也不玩国内这些基金头衔了。
我周围海境外名校的拿到青年基金概率,高于本土的很多,所以无需悲观。努力吧!
水土不服很正常,国内的情况和国外的有非常大的区别,如果没有大牛关系,建议不要抱有太大希望,申请书写好就行了,能不能中就看运气了,即使上会了,没有找到人打招呼,很大概率中不了。把时间好好利用起来,自谋出路吧。有学术追求的话还是出去比较好,国内环境不适合科研,因为早就被浑水摸鱼的搞坏了。
楼主真心想学写本子的话,还是先放低一点身段。目前国内的学者当中,曾在国外好大学学习与工作过的人已经不少了,有国外大牛导师的也比比皆是。不把这一点放开,认真去学怎么写本子,那就只能一直这么羞答答地抱怨了。楼主在国外或许经历了很好的科研培训,但接受过完整的写本子的培训吗?自己是否作为独立PI拿到过NSF、DoD、NIH这些机构的资助呢?我觉得很大概率还在于楼主没写过本子,而写论文和写本子是完全不同的。
不可否认,国内外的写作风格相差很大,但是共同之处却也很多。能写好论文不代表能写好一个好的标书。论文侧重于说清楚你做了什么,有什么意义,而标书则要回答“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你打算怎么做?为什么要由你来做?”从这一点来说,国外对本子的要求是一样的,甚至更苛刻。比如nsf正文限制15页,要求更加精炼。
似乎楼主咨询的人中甚至包含了研二的学生?还是向经验比较丰富的教授请教更合适一些。学生或许见过老师们的本子,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往往是只见其形,不得其神的。毕竟不管他的经历多么丰富,但在学术研究方面,恐怕连门都没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