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办公室电话太多,全是打听基金的,真烦人
这个只是我说出来了,我相信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只不过没人管而已——他们中的基金项目无非也是有关系,酒桌上乞讨来的,不是我仇视——我们单位有人凭实力拿到。这得尊重人家,人家有能力;但是有一些,一年发不出来一篇文章,也拿到了,这个就有点让人不爽!这感觉和我们那种常年奋斗在科研一线还年年不中的人都打的伤害呀!我真看不懂这个世界!所以,除了项目,现在我要向顶刊努力——一句话说得好”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只不过我们的辉煌迟到一点而已!加油吧,青椒人儿!
我是去年申请了一次面上之后,知道里面的水有多深了,评审意见搞得我都不懂了!!评审人都知道评审的点在哪里~~不知道是不是学生给搞的~~~当又看到面上中的,隔一年又一个面上的同学,连个像样的文章都没有,一看题目就是凑的,竟然又中面上了!!!我瞬间惊讶了!!!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始作俑者是基金委自己。2017年以前,基金评审没这么激烈,大家有兴趣可以查查那时候的国家基金指南,像数理学部的面上资助率那时候可以达到25%,也就是四个人里出一个。2017年以后基金委不知道为啥提出了“基数”的概念,一个单位如果申报基数大,就一定会批下来几项,导致各单位疯狂动员职工申报基金,基金申请量一下子大了起来,不仅给评审人添麻烦(很多申请人自己并不想申报,是被单位逼的,本子随便写,就是为了凑数,评审人看着也累),也加剧了竞争,面上资助率也下降了,完全不明白基金委为什么要提出“基数”的概念,就按2016年以前的做法不是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