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还是应该申报国基
最近某高校教师向科技部长投诉的内容被广泛转发。本人作为一名草根教师,过去十多年里也饱受国基申请的折磨。但是,还是想表达对校方规定的支持,理由如下:
1)高校动员老师申报国基,是否就是唯课题、唯SCI论文?
考研培训的张雪峰,调侃大学老师是最轻松的工作,这当然是不了解或故意为了搞笑。
事实上,要做好一个大学老师,最重要的是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基金申报是个鼓励大学更新知识的方式,在申报过程中至少可以查查文献、了解前沿,是很好的学习过程。给老师们一点压力(人都是有惰性的),让大家跟踪科研前沿,并不是唯课题、唯SCI。
2)申报国基到底是促进优秀人才的培养,还是阻碍优秀人才的培养?
投诉中写到“以教学为主的高校,主要任务当然是为祖国为人民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这个大棒子一挥,好像申报国基就影响了人才培养。
就以本科毕业设计为例,有些题目十多年不变,这样陈旧的内容真的适合优秀人才的培养吗?我也见过有学生花一周左右的时间拼凑出毕业设计,竟然也都能顺利通过答辩的。
也有老师抱怨“学校要求每年更新题目,让哪找那么多新内容”,但凡认真准备过国基申报,至少翻看十来篇文献,每个文献里面总有一个新的算法或思路,挑一些相对简单的算法或环节,让本科生读懂做个仿真实验,就是个不错的毕业设计题目。至少这样的毕业设计题目,学生是没地方抄、也没办法从网上买的。
而且,好的本科生还可以延展老师的思路,实实在在助力老师科研。
真的见过有老师靠带的本科生毕业成果,发了高水平论文,评上了高级职称,拿到了国家基金。
3)科研到底是有余力的老师在工作之余主动承担,还是应该是大学老师的必备基本功?
个人觉得,科研对于大学老师,类似于体能对于军人,是必备的基本功。有些作战部队的军人体能要求高,有些科研机构的军人体能要求低,但是体能完全不达标是不行的。科研对大学老师也是一样的,有人水平高能力强,去做行业领先的突破性研究;有些水平一般,做些“照葫芦画瓢”的模仿工作。至少,要懂得基本的套路。
4)国基申报是不是影响了正常的工作?
大学老师正常工作的根本,是提升专业技能、不断更新知识、不闭门造车,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国基申报与这个目标好像并不背离,而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安徽这所大学要求50岁以下的老师申报国基并无不妥,报嘛,试一下运气,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当然,老师们有意见也是可以理解的。
或者,不扣奖金,像我们学校给申报者奖励五百块钱,也挺好。
国基重点支持基础研究、青年研究人员。已经在科研的道路上走上正轨,尤其应用型的研究人员应该多做横向课题。横向课题可以直接影响产业,也可以在与工业界的联系中获得灵感。当科研转化率不理想的情况下,国基肯定会调整,早晚的事。
我觉的自然基金就是老师和研究生们共同考虑一些新的idea,然后在几年里面完成对学生的科研启蒙,而不必把这个与产业放在一起讨论。普通高校的大多数横向项目也很难对产业产生影响,大多数横向项目之所以能够实施,只是利用了学生人力成本低的优势,有技术创新性的不多(我说的是大多数的普通高校,牛校强校或普通学校的大牛团队除外)。
硬性规定肯定不好,可以采用一定的激励措施,比如只要成功申请了,就由学校配备一定的校内经费或现金奖励。
虽然全国的资助率接近17%,但是对于普通学校没有基础的老师来说,可能远低于此,小于10%,甚至3%,按常规思维,四十多岁的老师怎么愿意劳心费力去做这样小概率的事,还不如多带一门课,或者就在家里玩。学校的硬性规定,至少可以起到督促作用,我是赞同的。
科研这种不确定性活动,应该做奖金的增量,而不是做减法。毕业论文,是学生的训练活动,而不是学生的科研工作。如果是学生的科研工作,那就应该学生自己找题目。从实践中提炼问题。才是科研最基本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即使是与原来的题目相近,而做出一定的改进,也是进步。现在很多科研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进,纯粹的原创,有多少人能做?而教学才是立校根本,从教学上讲,比如计算机,web编程,网页制作,有多少人能在上面干科研?特别是国基,有几个是资助做网站,做网页?但是对于学生就业来说,确实比较好找工作的。教学从某种程度上与科研是有距离的。国基,应该是鼓励,而并非强制。
如果计算机的教学内容是网页制作那当然距离科研十万八千里,从事这样高职或中职教学的老师,当然不必要做科研。但是相对好一些的计算机教学,至少还是要让学生能看懂算法,能明白原理性的东西。
科研并不做开天辟地的事情,科研初期是模仿阶段,做一些小的改进、小的仿真实现,自己没做过的事情,周围没有现成的可照搬的,就是小小的科研。
完全不同意你的意见。国家自然基金,并不包含全部,更多是基础研究或者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员系列,专注做横向的,完全偏应用的,都不应该强迫去申请国家自然基金,完全不在一个频道,就像做人文的不应该逼着去发SCI一样。唯项目才是真正该破的,基金热该破了。
我们对安徽这所大学的情况并不了解,都只是结合自己的经历谈感受。很多学校的教辅系列,做的事情和教授副教授是完全一样的,待遇也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在评审时为了相对容易些,走的教辅系列。既然是做同样的事情,学校按照教授副教授来提要求,自然是不过分的。普通大学里面,完全做横向的,毕竟是少数。而且,普通大学的横向也不宜仅仅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取胜,做的好的横向,也是可以提取研究问题的。
在现实中,大多数学校对横向项目经费超多的,也会降低其申报自然基金的要求,有些也会对其教学不做考核,但是有个前提,经费要很多才行。
高校应该分类考核,全民科研,根本行不通。教学搞的好,也应是好事一件、称职的表现。科研不是想做就能做,要有能力,要有履历、成绩等方面的实力等的证明,否则就不是做科研的料。
科研是分层次的,中电科航天科工这样的军工央企的科技人员看待大学的科研“就是灌水刷论文,啥问题也没解决”;Top 985的团队看省属学校博士点的教授们“做的都是修修补补,发些一区二区有啥意思,至少搞个顶刊顶会嘛”;省属高校的小牛教授看普通本科高校“他们做科研就是为了发SCI,搞点工作量,层次有点low”;普通高校的SCI强人看待其他人,“也就是凑一些垃圾文章勉强通过聘期考核”。但我依然不认为科研不是想做就做,至少会看看文献了解一下动态,至少在带本科毕业设计的时候,不至于基本的写作规范都不会。
不客气的讲,很多大学领导,包括最近新闻里讲的安徽某大学的领导,动员申报国基就是基于博主所谈的那种“试一下运气,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想法,但是,这种想法的效果事存疑的,也是不科学的,至少在我这里作用几乎为零。我评审国基,没有基础、没有积累等的本子,不会收获好的结果。有基础与积累的人都不一定能中,为何要给没基础、没积累的人?基金评审人应该有一定的公知。
我想很多大学动员老师们申报时,也知道老师们拿到国基的概率很小,鼓励大家申报至少可以让大家坐下来看一些东西、思考一些东西。现在确实很难拿,牛人、牛团队,太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