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坚持,写在基金函评时
又到一年一度基金函评的时候,回想申请基金的这些年,不禁感慨万千。
由于毕业海外高校,在回国前都不知道基金是咱回事,更别说和国内学术圈的人有任何交集了,在这里不禁感慨自己的“年幼无知”。回国第一年,就说要写基金,一脸懵,啥叫基金?有模板不?有人指导不?啥都没有,随便找人要了一个模板,就这样交了。由于本人研究方向在所在大学前面没有人做过,我算是第一个,所以也没有大佬可以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博士一直在海外,基金申请书算是正儿八经写的第一个中文申请书,话都说不清楚。可想而知,肯定没有中,没中当时也不紧张,这里又得说自己”二“了。
来到第二年,把第一年的修改一下就又交了,刚来也没有钱搭建实验平台,也没有硕士招生的资格,当然这次肯定又没有中。
时间来到第三年,终于可以开始招收自己的第一届学生了,开始正儿八经的搭建了一个实验平台,做了一点儿实验,也算有点儿实验基础了,这次的基金申请比前两次好点儿,基金的评审意见还可以,不过没中。
来到第四年,开始有点儿慌了,同一批进来的人都有人上了副教授了,我还是一个整天乐呵呵的讲师,有点儿紧张了,开始找以前读博士时实验室一起待过的在国内拿到博士学位的人的一些经验,他告诉我:还是得参加国内的学术会议,让别人认识你,知道你在做啥。于是,恍然顿悟了,开始参加一些国内小同行的会议,多和别的老师交流,积累一些经验。一直向中了面上的老师交流经验,让他们帮着看写的本子,自己也不停的反复琢磨,不停的做实验并且向高水平的SCI期刊投稿,也算有了一些积累,这次的基金申请书就上会了,不过没有中。
时间来到第五年,感觉自己终于有点儿上道了,写本子也有点儿心得了,高水平论文也发表了两篇,最后也是如愿以偿中了。
回顾这么些年,我算是发展很慢的科研工作者,放到现在我早就被非升即走的制度给淘汰掉了。但是这么几年,有些体会:一是一定要发表高水平的英文SCI论文,这是小同行对你的认可,也算是你的研究基础;二是一定要多向中过面上的老师请教本子撰写的经验,本子写的好,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基金一定可以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