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科基金申报的几点感受
从2012年在小木虫注册开始,不知不觉过去了八个年头,当时我还是刚到原单位的科研处工作,分管项目和成果,作为一个小白,为了做好基金申报的组织工作,每天埋头阅读学校获资助的项目申报书,一个个部分对比,不停地改写、优化,好不容易整理出一套申报基金的套路,并付诸实践,指导学校教师的积极申报,学校的国家基金数量也从每年的5项增加到后来最多的40多项,我本人今年也获得了第二个管理学的基金项目。
回想过去八年,对申报基金感悟最深的是几个方面:
要申报基金成功,我觉得最最重要的就是选题,选题最重要的就是创新点,创新点并非仅体现在创新之处的部分,更体现在关键科学问题上。选一个题,除了要有应用价值外,作为国家基金,更需要有科学价值。一个国家基金没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是不可能获资助的。你在选题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这个题的理论研究如何安排。有人对关键科学问题中的科学二字并不理解,我辅导时对老师说的就是,理论。展开说,就是对原理、机理、相互作用、耦合及作用途径等的研究,纯理论的数学可能会涉及算法的思想及具体实现。只有构思好了理论研究的内容安排,并能达到相当的深度,这个选题才是“顶天”的,才是一个可选也可以论述的题。其实关键科学问题并不需要太多,一个就可以了,但应该是支撑整个研究的理论关键,也是你项目的最重要的创新。
第二是前期基础,有很多人以为前期基础就是你发了多少论文,其实不是这样。申报书的唯一作用就是说服专家给你打高分,让国家愿意资助你,这可不是论文,读者也不是普通读者,你要通过你已有的前期成果、研究构想告诉评审专家你的项目是可行的,是能出成果的,所以,已有的前期研究成果要融入你的研究方案中去。是放入选题意义还是实验方案、或是其他版块,取决于你前期的具体成果情况。顺便说一句,申报书中常常可以见到申报人大段大段写背景,其实没有必要,申报书的读者是专家,且是本领域的专家,不是普通读者,背景写再多,除了浪费有效的版面,没有其他作用。实验方案、研究方法宜写细不宜写粗,关键科学问题要反复凝练,理论意义要从发展创新应用现有理论的角度写等等,能结合你的已有前期研究成果的,结合起来写,可能更有说服力,让专家感觉你对这个项目胸有成竹是目的。
第三是申报书的逻辑条理。理科生写基金,很多人甚至把一个研究内容的逻辑顺序都理不顺,那专家评审的时候又怎么了解你到底想做什么?又怎么能同意资助甚至优先资助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申报人对所提出的问题缺乏必要的研究和思考,对问题把握不到位,这时你应该想清楚你到底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二是有人在一个项目申报书中提出了多个没有关联的问题。其实一个年度的国家基金项目,只适合聚焦一个问题,你围绕这个问题去探讨现实基础、原理机理、应用或对策即可,按照这样的思路,自然是有条理的。不是说一个基金项目,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你也不要试图通过增加问题的数量来充实申报书,而是要通过增加研究深度、细化研究来充实申报书。三是有的理科虫子中文表达能力有限,原单位曾经有至少四位博士申报物理专项一次不得,后来我先后帮他们修改了一下申报书的表达和理顺逻辑顺序,就获立项了。我倒是建议理科生写自科基金,可以请文科的主持过国家基金的朋友帮改一下申报书,可大大提高获立项的概率,我曾经在原单位要求理工科学院请专家辅导国家基金时,必须聘请一名社科专家,可惜只实行过一年就因理科学院的反对而废了,但我记得那一年学校的自科立项从6项直接上升到17项,不能说是单一措施的作用,但也不能否定有点用吧?
当然,一个好的本子还需把握好每一个细节,并非这么简单,但也只想说这么多,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些好的本子反复对比琢磨,多借鉴,你会很快进步的。大你要知道,没有一个本子是完美的,要学会自己分析优劣。
回头说说我自己,2013年拿了第一个国家基金,作为科研处副处长,说实话,每天都在忙别人的事,申请获立项难,完成更难,17年底结项时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加上教授评了3年,出国访学申请时被别人干掉,并不是因为原单位不公平,而是自己的学术水平严重下降,已经没有任何竞争力,想到曾经是学校第一个申请获得管理学基金的人,也折腾出一批批的国家基金主持人,但自己的学术水平如此不堪,就下狠心辞掉了行政职务,也正好有个单位对我抛出了橄榄枝,思考了很久,原单位领导的强力挽留,也犹豫了好久,其实在我离开原单位之前,他们已经准备提拔我,我并非对原单位领导不满离开,这么多年没有被提拔,关键卡在职称上,我是刚拿到教授职称就提出辞职的。离开,是一种选择,我其实在选择是继续做行政还是重回学术之路,最后我选择了后者。当然,新单位给了比较诱人的引进待遇,在进入新单位不久就被聘为博导,这也算追求理想,顺便赚钱吧!
2018年一年就在折腾换工作的事,顺便报了一下国家基金,当时自信心有点过渡膨胀,我一个经济学的博士,学科选了地学的经济地理,结果可想而知,5个专家全部给出了无地理学学科特征的一致意见。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学科选择得根据申报书的学科特征来。2019年基金申报,是在刚进入新单位之时进行的,这次我没有在犹豫,报了管理三的经济学,其实我还是比较自信的,经过这么多年和基金打交道,我知道自己申报书的水平,唯一担心的是我和第一个基金做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向。说起来也是辞去行政职务后就琢磨自己该干点什么,原来的基金其实没做出什么成果,我自己都觉得愧对基金委。于是便趁着空闲,到北京先后哦两次参加了高级计量经济学和DSGE的培训班,应该说收获颇丰,也感谢曾经的同时和朋友,在我想去学习的时候,用有限的学科建设经费资助了我两次学习培训,其实我对原单位倒是一直心存感恩的,但我作为一个名校毕业的经济学博士,在一个三流的本科学院工作,且经济管理学在学校是劣势学科的情况下坚守了八年,我的内心是不甘的,特别是面对自己学术能力的下降,我的内心是惶恐的。毕竟,我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在奉献,也还需要成就自我。感谢评审专家没有因为我换研究方向而拒绝我,但我并不建议大家随便更换研究方向,更不要学我,两个项目做两个完全不相关的研究方向,这不是社科,风险极高。
网上写东西,像随笔,想到哪写到哪,似乎写得太多了,其实基金申报是一个细活,既要有水平,也要有套路,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注意好,每次写好本子上交之前,我都至少让三个研究生帮我改病句和错别字。我也是评审专家,一个申报书有一两个错别字我还可以接受,但三个以上的错别字我就会觉得申报人没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精神,不宜资助。细节决定成败,算我给出的最后一点建议吧。另外,我特别建议多参加学术会议,多投稿,多在会上宣读论文,多向到场的专家请教,积极建立自己的学术人际圈,会大幅度提高你申报基金的成功率。
就写这么多,这是我在小木虫发的第三个帖子,之所以写,是因为第二个帖子中说过,如果我今年拿了基金,我会写一下我的心得,结果写成了“散文”,真不好意思。其实八年间我又太多的感悟和感受,真有点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