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国自然面上项目 9年了都没有中,想放弃了
情况有点像,我82年的,西部末流985
到校后给老板打了几年工,好几年全给他公司挣钱了
2018年觉得有问题,就回到科研上
一方面自身还是不服气,另外自己也比较拼
18年到现在仅靠硕士和自己在外面搞的横向搞了40多篇论文,一区30多篇吧,但就是拿不到面上,没办法升教授
前几年不中时心里很苦闷,甚至会有些绝望,今年依然没上会,但是心里比较坦然了,只是有点心酸,有些事情,我自己已经做得挺好了,实在上不去可能就是注定吧,没有面上,我依然能有好的idea,依然能有科技产出,自身能力有提升,想想就好多了
在只能靠自己生存的时候,就会思考所做的科研的工程结合度,加上在外会议上讲讲,这几年横向项目多些了,而且有一些是外面找过来的,总体还是好多了。而且科研和工程也呈现了相互促进的情况了,我觉得这对个人的发展是好事。
其实科研界成果好拿不到基金的人多了去了,有多篇EST论文青基4年不中的,也有有Science正刊而多年拿不到面上的,我们不算什么
自我鼓励一下吧,个人价值不是用基金和职称决定的吧,以前基金没中时可能还有人说我水货,现在拿不到基金,别人也都只说我运气不好了,我觉得这也算是一种认同吧。
对于有能力有关系的人,非常简单,申一个中一个,没什么感觉的。对于有能力没关系的人,有机会,但中不中确实看运气。能力一般又没关系的,确实是太难了。但是只要坚持把自己做好,我相信总是会受到命运眷顾的,预祝早日成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形成寡头垄断,项目评价结果受人情影响干扰极大,大牌教授及其弟子极易获得基金支持,其他人则异常困难,二八效应显著,评审公平性、资金使用效率没有保障。建议将累计影响因子(第一/通讯作者且第一单位)÷经费(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基金资助总额)作为一项参考指标,避免经费过度流向学术寡头。搞毕业制度,一生仅限拿2个面上,鼓励往上走,让面上真正成为面上。学新西兰搞摇号,严格限项,节约评审资源、避免人情干扰,扩大资助面,力保公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