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自然不予资助项目复审有人成功吗?
本人申请了2022的国青,第一次申请,投的化学口的 化学成像,没中,一个不同意的专家评审意见如下,其他专家同意。
专家1
具体评价意见:
一、该申请项目所关注的科学问题是否源于多学科领域交叉的共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学科交叉特征?请详细阐述判断理由并评价预期成果的科学价值。
申请人提出利用仿生囊泡结构开发具有双重靶向性的结核病免疫治疗系统。该囊泡结构由与结核菌近缘的海分岐杆菌外膜和被其激活的巨噬细胞膜杂交形成,核心装载了抗生素和新型聚集诱导发光光敏剂,通过表达结核菌的受体实现对于病灶和结核菌的双重靶向,进而实现针对结核病的靶向化疗协同光动力治疗;并激活肉芽肿内抗结核免疫应答,实现免疫治疗。该项目针对结核病传统治疗方法效果差、副作用强,难以突破肉芽肿屏障等共性问题,提出基于仿生囊泡的双靶向递送系统,涉及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材料化学、纳米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因此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的特色。
二、请针对学科交叉特点评述申请项目研究方案或技术路线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在研究方案上,该项目拟首次制备以被海分歧杆菌激活的巨噬细胞膜为原料的仿生囊泡用于结核病靶向治疗,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各关键技术有较好的前期工作积累,因此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三、请评述申请人的多学科背景、研究专长和创新潜力。
申请人长期从事仿生囊泡药物递送、AIE、纳米药物治疗等相关领域多学科研究背景,研究专长与该项目研究范围能够很好地匹配。近年来已在Advanced Science、ACS Nano等领域内重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具有很好的创新潜力。
四、其他建议
建议强化该体系的构效关系研究。例如,PM膜与M.m膜的不同混合比例对于靶向效果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AIE光敏剂和RIF的不同装载比例可能对于治疗效果带来什么影响?背后的机制是怎样的?
专家2
具体评价意见:
一、该申请项目所关注的科学问题是否源于多学科领域交叉的共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学科交叉特征?请详细阐述判断理由并评价预期成果的科学价值。
该项目拟构建杂交仿生囊泡用于结核病病原靶向-免疫激活级联多模态治疗,该系统由海分歧杆菌(M.m)预激活的巨噬细胞膜(PM膜)和M.m细菌外膜(M.m膜)杂交形成仿生囊泡,核心装载抗生素和聚集诱导发光光敏剂。该囊泡有望实现双重靶向,从而实现结核病和耐药结核病的靶向化疗协同光动力学治疗。该项目的研究思想和申请人之前的工作非常雷同,该项目创新性较差,建议不予资助。
二、请针对学科交叉特点评述申请项目研究方案或技术路线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该申请项目利用杂交仿生囊泡用于结核病病原靶向-免疫激活级联多模态治疗,与申请人之前的工作非常类似。因此,对相关前沿领域的贡献较小。
三、请评述申请人的多学科背景、研究专长和创新潜力。
申请人经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具有较好的创新潜力。研究方案设计简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缺乏创新。
四、其他建议
专家3
具体评价意见:
一、该申请项目所关注的科学问题是否源于多学科领域交叉的共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学科交叉特征?请详细阐述判断理由并评价预期成果的科学价值。
针对结核病常规治疗效果差的临床医学问题,本项目拟开发具有肉芽肿及其内部结核菌双重靶向性、能特异性激活免疫反应的新型治疗系统,实现结核病的免疫治疗,具有典型的化学、医学、材料多学科交叉的特征。该项目有望为结核病新型治疗方案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二、请针对学科交叉特点评述申请项目研究方案或技术路线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本项目拟以结核肉芽肿及其内部结核菌、肉芽肿免疫微环境为对象,运用细胞膜BVs技术构建工程化真核-原核杂交仿生囊泡,并将其应用于结核病的病原靶向-免疫激活级联多模态精准治疗。研究方案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和应用前景。同时,拟开展工作技术路线合理可行。
三、请评述申请人的多学科背景、研究专长和创新潜力。
申请人具有化学、医学和材料多学科研究背景,在细胞膜仿生囊泡、AIE光敏剂设计、结核肉芽肿相关研究等方面具有良好基础。该项目总体上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合理可行,表面申请人具有较好的创新潜力。综合考虑申请人的多学科背景、研究专长和创新潜力,建议资助。
四、其他建议
本人有1篇Advanced Science,1篇ACS Nano和1篇共一(排第2)的ACS Nano,文章都跟有机化学和医学有关。
请问国自然不予资助项目复审有人成功过吗?应该怎么写?
以下情形之一的复审申请将不予受理:
(四)对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等学术判断有不同意见的。我自己感觉没用,因为我是对专家2的评审意见有异议,不属于可以申请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