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和评审,半斤八两
神童诗(节选)
宋,汪洙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去年还火急火燎的问东问西,焦虑自己的科学问题凝练的是否能入专家的法眼,等官方结果发布后翌年就从申请人的身份转变为评审人。从这个角度来说,申请的水平和评审的水平谁也不能说谁比谁高或者低,也就是我们说的大家都半斤八两,唯运气使然!
我们一般在申请自然基金时,经常要注意也提醒年轻老师注意。比如,大致圈内的知名教授的文章要引用,国内的文献不能少,其实我们心里知道,国内和国外的文献一个都不能少,免得被冠以不了解国内或者国际研究现状的帽子。
还有就是经常看到标点符号问题(态度是否端正)、包括前几年的“师从”问题(拉大旗扯虎皮),研究年限写错(形式审查)、拉人组团(临时组队,被发现入队的参与人研究方向与项目研究内容不符)等。这些本来就是申请和评审都心知肚明的bug,有时候申请人自己都弄不明白,凝练不出来的科学问题,让人家评审专家总结,确实有些勉为其难!所以就会对这些有bug的本子内心产生抵触,认为还需要继续打磨,等来年再来吧!
所以就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鲜有涉及科学问题的认识而指出本子的缺陷(当然太差的本子除外),说明什么?用社会现象来说就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导致申请人不服。
所以,在申请人的水平逐年提高的情况下,我们评审人的水平也要水涨船高,眼界要比申请人开阔,看问题的深度比申请人要深,才能从更宏观的角度发现本子的亮点,即使不同意本子的观点和内容,也能给出有价值的评语,让申请人受益!
而我们的申请人,也要善于思考本专业方向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提出自己idea,然后再去文献中找依据来作为自己idea的佐证,这个是和很多教授交流时他们的做法。看到很多人尤其是年轻老师交流时总是说多看文献,就能得出自己的idea,这是个大海捞针的方法,但是这么做容易人云亦云,跟风研究,即使有不错的点子,大多是修修补补,很难产生创新性强的火花。
基于以上两点寻找科学问题或者idea的方法,个人建议先找问题,比如如何解决癌症问题,根据自己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和自己研究的经验积累,自己想从哪些方面入手可以一试,然后从中选择一二,这样的话就不存在跟风,也不存在囿于现有的文献而走不出来。如果大家习惯于从文献中找研究,可以试试上述的从问题中找研究,说不定能柳暗花明呢!
一个人勤学好思,努力耕耘,神鬼都要敬三分的!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预祝大家在2021年从申请人的身份华丽转身为评审人!
出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xNTExNDg2NA==&mid=2247484443&idx=1&sn=9817e0e27b4e9e617757b052e45305cf&chksm=c1655a04f612d312cdd997b118d49ea0a2c4ed20cfde62df35edc85ecc682c76d88e397db671&scene=21#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