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部分老师从NSFC中解放出来
2011年的时候,自然基金总申请量逐年攀升达到历史最高的15万,现在是2020年,这个数字达到26万余项。如果不是限项政策,这个申请量可能还要多!虽然不能说全民皆搞基础研究,但是从科研院所专职从事科研的人员的数量来看这个说法并不为过。
有过国外游学经历的老师都知道,支持基础研究是每个国家都很重视的,国外的基金项目大多是可以支付人员费用的,而我们的尚不能如此,前一段时间和解说有过一个讨论就是我们的青年和面上的劳务费能否支付给本科生?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论,但是没有研究生的依托单位个人认为是不具备研究基础的,至少在培养人这块就达不到NSFC的要求。
由此,我们看看,很多以教学为主的高校,老师们的教学任务繁忙,每周课时数很多,已经精疲力尽了,哪有时间再去搞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的基础研究,这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国家有限的支持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不负责,虽然不否认这些老师也能出成果,但是与研究型或者研究+教学型的高校相比,后者可能更容易出成果,近几年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甚至有些高职学校的老师也加入到自然基金的申请大军中来!
每年基金结果公布后,就有很多单位感觉到很委屈,有些基金大户总获批数高是因为人家有医学院,我们没有啊!大家知道,医生平时工作繁忙,只要有情况几乎是没有休息时间的,手机通常都保持24小时开机。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是没有时间再考虑基础研究的,也就是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来搞学术研究。所以,有很多医生朋友抱怨,上班累得要死,下班还要挖空心思憋论文,春节前后要写本子,没有论文,就没有基金,就评不了职称,现在连护士都要有论文才能晋升。这确实是个问题,这几年在论文造假、撤稿、项目被收回的重灾区就在医学这块,可能和相关的不合理政策有关。
大家都很清楚,基础研究需要搞,但是也得看情况,不是谁想搞就能搞的,个人意见应该支持国家破四唯的人才评价政策,不能把项目与个人的职称和待遇关联。书教得好,发挥了给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作用,要搞研究就多在教学方面出成果;对于医生来说,看好病,为患者减轻病痛,救死扶伤就可以了,不需要用论文和项目证明医生高超的医术。
高校的根本是教书育人,应以杰出的毕业生为荣!
把我们的一部分老师从各种项目的申请中解放出来,把精力和时间用在教学上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出处: 天天老师说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