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这几年亲眼所见的国自然
坐标:东北某地方普通二本院校。
刚才领导来办公室说:昨天JJW的小兄弟发信息告知咱们学校今年全挂了,某某,明年跑跑关系吧。听罢,屋里申报了的四个人从容淡定,谈笑风生,我就附和一句,太难了。申报了四年青基,从最初发榜前的紧张焦虑,到现在的异常淡漠,似乎已经不指望中奖了,因为不中似乎是必然的。纵然JJW评审的潜规则会适当照顾地域,但我们这个小学校想获得一次认可属实特别艰难。说说这几年身边亲眼所见的获批国自然的申请人,仅供大家参考吧。
申请人1,
申请人1,30+,材料物理交叉领域,刚才办公室里另外三位同事之一,985博士,来校第一年(2017)便拿到了国青,当时的成果是两篇SCI(2区+3区),导师为业界知名人士,国家级教学名师。拿到国青后,近三年发表2、3区若干。个人认为是我校近年来引进的比较优秀的博士。今年首次申报面上。
申请人2
申请人2,40+,数学调和分析方向,我校引进的博士后,业界知名学者,主持面上一项,年均发表sci论文5篇左右(2-4区)。
申请人3
申请人3,40+,材料化学方向,主持面上项目,申请项目时一作/通讯作者的sci论文共3篇(4区).....获批后三年内未发表任何一篇一作/通讯论文,各种挂名外单位成果.....
申请人4
申请人4,30+,植物方向,某211博士毕业,申请青基时sci2篇,近两年发表核心期刊若干
申请人5
申请人5,30+,药物方向,某211博士毕业,申请青基时sci一篇,近两年发表sci一篇。
申请人6
申请人6,30+,数学计算算法,top2博士毕业(2011年博士期间sci三区两篇),马普所博士后但未发表新的论文,现就职于top2高校,青基一击即中(前期基础仍是博士期间的两篇)。
国自然到底更看重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能说我们这样各方面都不突出的人员智能像摸奖一样重在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