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开源期刊上的SCI论文,是否会受到评审专家的歧视?
2 回复
这估计是开源期刊面临的尴尬问题,开源期刊的出现主要在信息迅速传播,让业内研究人员尽快了解研究进展和突破,这样避免纸质期刊的滞后,但是实际情况如何呢?那么多的博士要毕业,每个博士最少要求3篇,大致可以估算经过同行评审的接受的发文量有多少(未被接收的则更多)?再加上期刊的效益,何乐而不为呢?前年有一个尴尬,说调研国内外文献,其实就是国内进展。年前调研了一个专题,只有少数几篇文章(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在1980年代有,1990年代之后很少有发表,但是随后就是国内研究论文的井喷期,说明什么,这个专题的研究进入保密阶段,我们不知道人家的研究到什么阶段了,而我们的研究则花了银子向全世界分享!
再来说开源期刊是否会被嫌弃?主要看研究的质量,不要低估函评专家的水平和敬业精神,我所知道的同行会仔细看代表作的。那些看学校,平台,或者导师的函评专家会有,而且这些也能代表能否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说明什么,我们的申请书和申请人良莠不齐,专家也良莠不齐,看运气了!一个项目申请能否获批是诸多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想的多了没有用!开源期刊的论文能代表学术水平的就列上,管那么多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