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步都做到极致就能成功
虽然说参考文献格式有需要,但是如果不影响查找文章,我觉得不能作为评判的重要标准,太格式主义就接近形式主义了,关键是内容要好,个人最讨厌盯着格式看的评委,好不好给点内容上的实质性建议,这才能体现评委的专业水平和价值,不然给个打印店的师傅来做评委更合适。
估计都是些被单位压任务不得不申请的,内容太差,格式是科学素养的表现形式之一。如果不把工作做到极致,我不相信这些申请人会珍惜机会,认真完成标书。如果不认真评审,对国家有愧,对那些认认真真工作科研人员也有愧,也辜负自己一贯的认真和努力。
参考文献格式虽说体现了态度,但是个人以为,基金最重要的是想法,其次是可行性,态度相对靠后的。
态度肯定很重要,科研态度都不认真,我凭什么相信申请人有好的态度去完成申请书?
这是一种态度,科研就需要严谨的,毕业论文里还不要求有格式错误呢
等你以后审本子就知道了。格式都很乱,说明态度不行,态度不行,本子中写得东西就很存疑了。比如你的师弟,拿乱乎乎的数据请教你,这个时候,你头大不。
参考文献格式有多种,但是一定要统一。为了避免意外发生和对所有作者的贡献认可,建议在写参考文献时,是一定要列出所有作者名字的(最好照做),开个玩笑:你省略的那个作者可能就是毙掉你的评审
我个人也是非常介意参考文献格式和新旧程度的。
申请书模板要求参考文献和代表作都要全部列出署名的作者!
参考文献都做不好,你敢相信他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吗?
典型的以此否彼,以偏概全。我举个反例吧: "你看,她好漂亮,她的屋里一定打扫得很干净整洁!"这个结论可以这么下么?所以,所有的工作都是不完美的,但是有主次之分,但是决不能把次要的一点瑕疵用来评判一个工作的好坏,那只会埋没一些重要的研究人才和工作。我还是那句话,中国会写稿子的人太多,但是能干实事的人太少,又要能干事又会写稿子,那更少了,毕竟人无完人,不过那种完全不负责任的书写格式例外!
连文献格式都搞不定的人,你指望他认真科研?坚决毙掉!
申请书模板中有参考文献的录入格式,连格式这么简单地事情做不好的申请人能有什么好的内容!
参考文献的格式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质性的建议!就好比找对象,虽然大家嘴里说看气质,看内在,但谁不是第一眼看颜值!
只有参与人简历模板里有文献格式,正文模板里并没有。话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这种部门竟然不用国家标准GB/T7714-2015,真让人难以理解!
收到本子就认真看看人家的创新点、方案、可行性,研究背景及基础,其他就别那么较真了,想想哪一个科研工作者不是一步步摸爬滚打过来的。
创新点、方案、可行性,这些就很没思路了,都不谈了,甚至连最基本的参考文献都搞不好,估计被单位逼任务应付的,真认真的标书不会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