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后至工作间的基金申请体会
2年的博后生活结束,至今已工作4四年,期间大大小小的项目都尝试了申请,其中一点体会,愿跟各位同道中人分享。
博士后一开始,就被老板催着去申请博后的各种基金,第一次写本子,当时也不知道套路,拍脑子写,自然效果不理想。后来跟同事交流以后,慢慢的才上道。博后基金、国家基金也都申请到了。但是发现两年下来,自己的科研进展几乎没有什么推进,虽然获得了一批批的数据,但还是原来的老套路,没有任何新意。发的文章也只是一些普通的文章。回过头来才发现,撰写基金项目,损耗了太多科研时间。写项目虽有收获,但一定要控制度。
走上正式工作岗位,又痴迷于人才项目的申报,各种答辩,虽然结果差强人意,但自己也成长了不少,也获得了不少同行的认可。静下心来做科研,回归科学问题,才是科研人的本质工作。希望接下来,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令自己满意的进展。同时也希望像我一样迷茫的同道中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凡事把握住度。
看了你写的这些,我觉得国内的科研可能将来会被老美甩的更远
清醒的同道中人
兜兜转转,回过头来才发现是在舍本逐末。一辈子能深入研究一个方向,不忘初心,或许可以一战。
没有项目,哪来的经费?哪来的培养研究生,哪来的培养博士生?哪有博士后?怎么去做科研?
说得太对了,写基金确实耗费很多时间,做实验似乎也主要是为申请基金做前期基础,人特别浮躁,忘记了静下心来做科研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没有一些基金在手,没有经费,怎么去静心做科研呢?
还是祈祷今年的国自然基金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