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青年基金的资助率,避免他们在“内卷”中“躺平”。
回首近40年的科研人生,邓秀新最难忘的仍然是作为起点的青年基金。“不只是一笔钱,还给了我独立开展科研的机会。”他告诉《中国科学报》。
那个年代,中国科研管理尚未建立起课题组长负责制(PI制),科研经费都是自上而下地划拨给某研究室。“年轻人有想法,想要独立做点事情相当难。”邓秀新说,感恩青年基金为他打开一扇独立研究的大门。
和同龄的科学家交流时,邓秀新发现,大家都有共同的感受。“青年基金培养和支持了一批年轻人独立地走上科研的道路,这一批人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对此,他感到很欣慰。
正是有了这样的切身体会,已经成为科研界“老兵”的邓秀新一直对青年科研人的成长格外关心。
“最近几年,我观察到一个比较揪心的事,高校、研究所里青年科研人员脸上的笑容少了,经常把‘摆烂’‘躺平’挂在嘴边,甚至真的这样做。”邓秀新严肃地说。
为什么会这样?他的反思是,“我们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还是太少了!”近年来,尽管国家在科研经费上的投入不断增加,但从事科研的年轻人也在增加。用邓秀新的话说,“每个人得到的‘饼’反而少了”。
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一个没有留学背景、刚毕业的博士,如果没有像青年基金一样的项目支持,独立做科研很难。他们一般会从助教做起,在最富有创造力和热情的时候,时间和精力会被教学和其他行政事务挤占得所剩无几,科研只能“跟着做”。“熬”成副教授之后,他们创造力降低、开始为文章“点数”所累,逐渐偏离攻克科学问题的初心。
“这样‘内卷’的环境,让不少青年科研人只有选择‘躺平’。”邓秀新坦承。
为此,邓秀新认为,青年基金应当继续支持“青椒”们自主选题开展基础研究,培养他们独立主持科研的能力,为我国培养基础研究后继人才发挥作用。
“现在青年基金竞争格外激烈,资助率还不到20%。”对此,邓秀新呼吁,如有可能,尽量创造条件,提高青年基金的资助率,给更多“青椒”提供良好环境,避免他们在“内卷”中“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