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信息三处面上项目十余本,评审完毕,简单谈谈感想
1、4月29日收到,要求5月20日返回。今年拿到的本子质量不高,颇感意外,这在十余年国基项目评审经历中,应该是最弱的1年了,难道疫情影响了科研?无论怎样,公平公正是必须的。
2、项目分类打包太重要太重要了,这对申请者是最大的运气,这十几个本子放在前些年,我感觉都很难给出建议资助、优先资助的,建议基金委的智能算法派发本子更科学一些,不要仅参考地域、学校,还要把更多的因素纳入进来,例如历年主持项目、成果等等。能把很弱的本子打包到一起,这对其他优秀的本子也是一种不公平。
3、不唯论文应该是要强调的,毕竟5篇代表作足以代表近年来的学术现状。建议申请者不要放时间很久远的论文,第一感觉就是科研已经停滞了。有些青年基金拿的顺利那是博士的基础较好,但是如果参加工作期间不深入推进工作,长时间不拿面上,基本上就告别面上了。
4、代表作实在太重要了,在我们这个方向,只要有1篇tac、tpami,都会让专家抱着十分积极的态度去评价你的本子。论文不好肯定没戏,论文有多少确实不重要,关键在于质。
5、这几年流行海捞,建议别再到处问了,个人感觉瞎打听是有很负面作用的,真的。
楼主已经是很有经验的评审人了。评审人认为“建议申请者不要放时间很久远的论文,第一感觉就是科研已经停滞了”。个人一点拙见:针对面上及以上申请书,不能完全但可放时间较久远些的少许代表作,这能够表明研究人员做相关研究的持久性和坚持,而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学者一生能够做好“一件事情”或“一个研究”就已经非常不错了。相反,一些申请人的本子写的非常好,最近些年的代表作业非常漂亮,但申请书研究主题与其受教育背景及之前研究相关性差,是否更应该值得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