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自然|GuoZR.com

  • 注册登录
  • 互助中心
  • 我要提问
  • 基金检索
无基金就出局
Funding or Losing

国自然主角分子,选上调的还是下调的?

互助中心 › 分类: 申请 › 国自然主角分子,选上调的还是下调的?
0 赞 踩
admin 管理员提问于 11月 前

前几天和一个“国自然青椒”聊天,他反映了一个问题,自己的主任说“疾病发生时下调表达的分子,尽量不要用来作为国自然的申请分子”。

主任说:“下调的没有做的必要,我们做科研的教授们一起讨论,讲起下调的指标都是这种看法,所以我们评本子的时候都不会给”。

但是各位认可这位主任的说法吗?

国自然课题中,主角分子选择“好分子”还是“坏分子”?

当然这里的“好和坏”,带有主观成分。

一般来讲,“好分子”是指“疾病发生时,表达水平下降,下调表达,好分子的表达被抑制”;“坏分子”是指“疾病发生时,表达水平上调,上调表达,坏分子的表达被促进”。

青椒老师部分认可这位主任的话,有他的道理,但是不能一巴掌拍死,要分两种情况:

(一)“坏分子”研究被重视是一种逻辑自洽的结果
首先来给大家讲一下,为何“上调表达的坏分子”更合理,更受学术界的欢迎?这个和国自然申报的目的有关。

国自然课题聚焦于“通过在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水平阐述疾病发生的转归机制”,更希望该课题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靶标、靶点的寻找”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就拿“肿瘤tumor”来讲,“促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突变”都会导致肿瘤的发生,但是,一般会认为,认为体细胞之所以会发生癌变,是由于有遗传的“促癌基因”在起支配作用的缘故。专家们发现,在所有的正常的体细胞中,都潜伏着“促癌基因”。但在正常情况下,这些“促癌基因”始终处于休眠状态。如果“促癌基因激活”,那么,正常的体细胞就会变成癌细胞,而并不认为“抑癌基因突变”是主流原因。

图片

破坏比创造更容易实现。

那么说到靶点(target),从治疗的角度来看,正确的逻辑往往就是“摧毁坏分子”,即“destroy”“inhibit”“attenuate”,从技术层次来讲,主要就是“knockdown(KD)”“knockout(KO)”,那么技术具体有哪些呢?大概包括:

靶点是蛋白:小分子抑制剂、单克隆抗体(PD-1、PDL1)、螯合剂等;

靶点是基因、长链非编码RNA:CRISPR、miRNA、shRNA、siRNA等;

靶点是miRNA:mimics、inhibitors或者antagonist、agonist。

所以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逻辑合理性来讲,大家会发现“摧毁一个东西,要比重塑它的代价更低、效率更高”。

放眼望去,大多数疾病治疗药物或者手段,都和“如何使得坏分子失去功能”有关,而反过来“如何使得好分子数量增加”的研究就很少,因为“过表达overexpression”一个分子的难度实在太高了。

可见可实施的靶向抑制的技术很多,很成熟,更加可能被应用于临床。这就是为何专家教授更喜欢“坏分子”来作为研究靶点,因为确实临床应用价值比“好分子”更大一些。

图片

地球形成虽然经历了45亿年,而毁灭它,只需要几百枚核弹同时爆炸即可。

(二)哪些情况下可关注“好分子”?

所以很少情况下,会重视研究“好分子”,也就是“表达上调的分子”,但是以下这些情况就可以考虑重点研究“好分子”。当你的课题是以某种干预手段,如何改善疾病的研究:

具有改善作用的外泌体或者膜结构;

生物纳米材料;

其他治疗疾病的手段;

因为这些课题本身就聚焦于“某种干预手段”治疗疾病,所以需要阐明该手段通过“A→B→C”信号改善X疾病。这时候“分子A”就可以是“好分子”,既“疾病发生时表达下调、而干预时有表达上调的分子”。

图片

更直接一些,外泌体或者生物纳米材料,可以直接搭载“好分子”,靶向递送到病灶处,产生改善疾病的功能作用和效果,这样的课题研究的逻辑就如上述那样,是合情合理的。

问题标签:评审专家
相关问题
  • 已添加的代表性论著如何上下更换列表中序号? 提问人 iRobot
  • 国自然:今日的version定格在8月24日12点14分 提问人 iRobot
  • 个人认为,研究方向是影响基金能否高中的最基本原因 提问人 iRobot
  • 如果连续三年青基不中,第四年还报吗 提问人 iRobot
  • 科研之友突然间多出好多阅读 提问人 admin
  • 五篇代表作在青基评审中会占多大分量? 提问人 admin
  • 在职博士后,可以参加国自然联合基金项目吗? 提问人 iRobot
  • 登录时出现填写基金信息弹出框 提问人 iRobot
  • 青基执行一年后申请面上 提问人 iRobot
  • 写了本子,总觉得自己的idea不行 提问人 iRobot
最新问题
  • 国自然基金附件没有上传论文 提问人 admin
  • 科学属性那里,有一个句号,写成了半角的. 提问人 admin
  • 国自然基金如果中了学校会提前知道吗 提问人 admin
  • 国自然申请附件里论文错传成接收函了 提问人 admin
  • 青年教师应该在没有人带的情况下开始独立的基金申请 提问人 admin
  • 接收还在排版的论文可以作为代表性论著吗?有DOI 提问人 admin
  • 国自然申请代码2写错了后果有多严重? 提问人 admin
  • NSFC已审核 是否表明形审通过了? 提问人 admin
  • 交了国自然基金,发现了一些小问题 提问人 admin
  • 国基申报附件部分需要上传5篇代表作电子版吗? 提问人 admin
热门问题
  • 研究成果栏中的第一标注指的是什么,是论文中基金标注顺序吗? 提问人 iRobot
  • 2016年国自然申请书后缀名FS01,FS02, Proposal漏洞的最终解答 提问人 iRobot
  • 35岁最后一次机会喜获青年基金,记录一些心里的感慨 提问人 iRobot
  • 2020年青年基金公布时间会延期一个月吗? 提问人 iRobot
  • 再一次证明,青年基金没结题就申请面上能中的可能性太小了 提问人 iRobot
  • 从四青的年龄和入选人数看,青年学者的发展空间 提问人 iRobot
  • 关于国自然系统文件后缀proposal我的解释 提问人 iRobot
  • 收到了科研之友的邮件,国自然申请结果是不是凉了? 提问人 iRobot
  • 有没有国青基金结题不过的,一般会是什么原因? 提问人 qglian
  • 已知基金本子有一个A,上会的可能性有多大? 提问人 iRobot
我的感悟

如果我们对科研的追求来自内心深处对自己价值的延伸,那么基金仅仅是这个过程中的路边风景。中与不中,是某些人的认识,但我们追求的步伐不会因为他们的认识偏差而丝毫懈怠。

COPYRIGHT © 2022 guoz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