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博士毕业之后来到了本省的一所普通一本高校,学校对于讲师上副高必须要求一个国家课题,而且确实没有其他的途径获得科研上面的资助。因此,每年向基金委发“贺年卡”是这边年轻老师的常态。 16年第一次申请,感觉自己的心态不是很成熟,没有在博士的基础上深挖,果断的没有上会。 因此17年申请的时候,老老实实回到自己的老本行。
总体感觉:心态好多了,尽管16年没有中,而且评审专家的意见也不是很看好,回去仔细思考后,觉得确实在科学研究基础方面,尽管顶着个博士的帽子,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进一步锻炼,因此很是老老实实写了一两个月,像一些虫友一样,感觉在劳累之后,确实很充实,也有很大的提高。也许今年依然很难中,但是如果不提高自己,以后更加难。
一些问题:扪心自问,本子中间还是有些地方不能完全说服自己,有些该深入的地方,怕话说多了说错,还是没有敢深入,基础不扎实啊!提交后,发现自己在立项依据中标黑体的重点部分有个错别字,同时正高级的参与人只写了已经结题的主持项目,结题的参与项目没有列出,不知道初审能不能过。
总结:今年也30岁了,工作接近两年,没有什么特别的收获,总算成家了;读完博士之后,感觉身体透支严重,也就不考虑继续去拼博后了,现在身体还没有养好。只能说,人生就是如此,切行且珍惜!基金虐我千百遍,我待基金如初恋。
出处:http://muchong.com/bbs/viewthread.php?tid=11198284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