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自然|GuoZR.com

  • 注册登录
  • 互助中心
  • 我要提问
  • 基金检索
无基金就出局
Funding or Losing
  1. 首页
  2. 经验
  3. 正文

国自然评审专家:总体感觉,水平相差太大

2016年3月14日 938点热度 2人点赞 0条评论

文:sunzero

2012评基金感悟:

拿到1重点,2地区,4青年,10面上的评审。

总体感觉,水平相差太大。其中最差的一个居然连参考文献和年度计划都没有,明显是赶鸭子上架,凑数来了。这些申请书中,给了1个青年优先,2个面上优先,3个可以资助,1个建议1年期,其它全毙了(与国家基金整体的批准率相当,我认为行的,其它专家也认为差不多,坚决不送分)。

从申请书的页数来看,基本在20-30之间,超过30页的看起来很费劲,有两份面上,看的很累,睡了两觉后才看完和写完评审意见。其中的问题:

1.青年基金申请达到60多万,接近于面上基金,刚看到还以为很牛的人,需要较多的钱来做项目,结果写的乱七八糟。难道是想误打误撞,混个基金的同时还能拿到很多的钱?

2. 1个面上申请,我想应该是提交错误了版本,中文摘要挺全,但英文摘要只有100词不到,完全不能够表达清楚中文摘要的意思,后面的内容也有颠倒的地方。毫不客气的毙掉了,尽管是认识的人。这个也可能是学校给传错了版本?建议基金委给每个申请人发一个申请时候的最终版本,也让被传错版本的申请人清楚原因。

3.  前期主持的项目对这次的评审很重要,如果前面的项目没有其它的成果支持,而仅列出了2篇中文期刊论文和培养了1个博士生,这样的话,估计每个评审人都不愿意把这次的基金给你。前期的成果可以包括前面项目到写这个基金的时间内的所有相关成果,这样是不是就可以多写一些了呢?!

4. 重点项目。不是你写就给你的,哪怕你是大牛人。相对不是你熟悉的内容,偏偏又是这次申请中的重点内容,请把它全部写正确。出现任何概念性的错误,或者公式上的错误,都是降低评分的依据。没有搞清楚关键内容,请不要随便申请。

5. 牛人效应问题。前面有人毙了长江学者,有人毙了千人计划。没有问题,毙人可以有千万种理由,但你是牛人,绝不是毙你的必要理由。牛人给人的冲击性很大的,一看是牛人,那么申请书一定能让我等小字辈能从中学到一些经验,结果仔细一看,不过如此而已,感觉上还不如我写的好,凭什么给你?越是很牛的人,这时候就越不愿意给你,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毙掉。

6. 地区基金,第一次来评,不知道具体该如何照顾(相对面上),也就按照面上的要求一视同仁了!主要原因,他所在的学校也不是很差,也不是很靠西。

7. 熟人效应。说熟人不应该照顾的人,即对也不对。熟人,清楚他所做的内容和水平,自然对其申请书的理解也就更清楚,在其水平不低的情况下,都至少会给“同意资助”,有些熟人,知其水平很低,自然也就不会给通过了。所以熟人效应是两方面的。

8. 国外留学经验。不管是国外的博士学位还是博士后经历,都是可以给自己加分的内容。但是没有好的研究工作支持,基本上也是负面效应,其原因类似于牛人效应。

9. 论文年限问题,基本上不考虑这个影响。虽然面上基金要求写近三年的研究成果,但大部分人还是不按照这个来写的。我想大部分人是学校的,学校里这些年扩招了很多学生,但是教师人数每增加多少,所以教学工作量增加了很多,用于科研的时间就少了,论文也就少了。如果能够获得大资金的支持,自然就会放开一些教学任务,多做一些科研了。所以3年前有好的研究工作而最近不是很好的,自然也是给予考虑的。

10. 申请书的篇幅问题,最好别超过30页(个人感觉,不管是面上还是重点,青年基金25页以下也就足够了),看了几个超过30页的,感觉就是很累,从中要找出你所要研究的内容,采用的技术手段和创新点,是一件很费脑筋的事情,所以看着看着就累了,睡上一觉再来看了(主要还是午饭吃得多了,困觉,:-))。我能保证做到篇幅不影响最终的结果,但是不能保证所有的评审人都不烦,尤其是大牛评审人们。

11. 认识大牛们的好处是不可言表的。大牛的评审意见,估计在会评的时候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没参加过会评,不知道是否这样,瞎猜的)。认识大牛,他看到一个小牛牛能在他的关注下,成长起来也会有一点成就感吧?!所以他对认识的人关照一下,也是合情合理的,就跟熟人效应差不多。

1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还是“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往很多评审都在纠结这个问题,这次评审完全不顾这个内容了。个人认为研究内容、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和创新处写清楚了,至于研究过程存在的关键问题还是关键科学问题,都不是什么问题。这个内容我是如此评审的,但是作为我们写作申请书来说,还是应该按照要求来写的,让所有的评审人都认同我的观点挺难的。关键这也是一个可以毙人的理由所在。

13. 研究基础的地方,可以把研究组的一些成绩写上,有好处。现在都是限项申报,每个有博士学位的人都要申请,都要参加别人的项目,自然也就形成不可以参加太多的问题,而造成有些人的研究队伍不是很好,单独个人的研究成绩稍显不好,这时候整个研究组的实力,会给个人的申请带来帮助。

14. 预期研究成果,既不要求多,也不能太少。青年基金发个6篇左右,面上发10篇左右的SCI论文即可,主要能够产业化的内容,能够实现与企业的合作和产业化为最好。否则,国家投入这么多钱,每个人都是交几篇纸片的论文有个鸟用?!(对于是否能够产业化,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可能性,搞黑洞,你让他产业化等于0,搞产业产品非常相关,如果你没有任何的产业化可能性,也就没有任何商量了!)

15. 申请人的个人介绍的格式,不看重。分着写,混着写,都没关系。看重的是研究经历和成绩。

标签: 评审专家
最后更新:2016年3月14日

iRobot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您需要 登录 之后才可以评论
我的感悟

如果我们对科研的追求来自内心深处对自己价值的延伸,那么基金仅仅是这个过程中的路边风景。中与不中,是某些人的认识,但我们追求的步伐不会因为他们的认识偏差而丝毫懈怠。
--------------------------------------

最新问题
  • 青年教师应该在没有人带的情况下开始独立的基金申请 提问人 admin
  • 接收还在排版的论文可以作为代表性论著吗?有DOI 提问人 admin
  • 国自然申请代码2写错了后果有多严重? 提问人 admin
  • NSFC已审核 是否表明形审通过了? 提问人 admin
  • 交了国自然基金,发现了一些小问题 提问人 admin
  • 国基申报附件部分需要上传5篇代表作电子版吗? 提问人 admin
  • 青基简历里的5篇代表作问题 提问人 admin
  • 未实际发表的论文是锦上添花还是画蛇添足? 提问人 admin
  • 面上项目提交前,申请年限确定弹窗 提问人 admin
  • 自然基金申请,准聘副教授的简历中,职称 写讲师还是副教授? 提问人 admin
热门问题
  • 研究成果栏中的第一标注指的是什么,是论文中基金标注顺序吗? 提问人 iRobot
  • 2016年国自然申请书后缀名FS01,FS02, Proposal漏洞的最终解答 提问人 iRobot
  • 35岁最后一次机会喜获青年基金,记录一些心里的感慨 提问人 iRobot
  • 2020年青年基金公布时间会延期一个月吗? 提问人 iRobot
  • 再一次证明,青年基金没结题就申请面上能中的可能性太小了 提问人 iRobot
  • 从四青的年龄和入选人数看,青年学者的发展空间 提问人 iRobot
  • 关于国自然系统文件后缀proposal我的解释 提问人 iRobot
  • 收到了科研之友的邮件,国自然申请结果是不是凉了? 提问人 iRobot
  • 有没有国青基金结题不过的,一般会是什么原因? 提问人 qglian

COPYRIGHT © 2022 guoz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