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自然|GuoZR.com

  • 注册登录
  • 互助中心
  • 我要提问
  • 基金检索
无基金就出局
Funding or Losing
  1. 首页
  2. 经验
  3. 正文

基金标书的重要性

2016年6月14日 787点热度 2人点赞 0条评论

这年月,做个大学老师,看起来很荣耀,其实活得不容易,一辈子都在猴急,干着抠脑门的事儿,活到老抠到老。年轻教师尤其不容易!读个博士成天为论文发愁,抠了不少脑门,死了不知多少脑细胞,好不容易熬到一纸博士文凭,敲开了某一高校的大门,刚迈上新的工作岗位,还没喘口气,更沉重的科研项目压力又来了。你也许心态很好,不想晋升也不想加薪,只求有口饭吃就行,但你的这种好心态领导不答应群众不容忍。不进步就是在退步,看似一句口号,实是一种现实,看来在这个“以人为本”的世道,已没有由着自己的工作了。好在大伙都是这么折腾和被折腾的,所以也要想得通、受得了、穷开心。

一年一度的基金申请又进入关键时刻了,这也是一年一度高校教师最要命的时刻。看土鳖我培养的那些个土鳖博士们,不管是进了“985”还是不入流高校的,一个个都是猴急的样儿,到处求医问药,指望能从高人那里获得制胜法宝。在本土鳖看来,做学问,要学乌龟的慢爬,切忌兔子的急跃,赢在其中不一定赢在其终。博士毕业不会写标书或写不好标书,就是典型的赢在其中不一定赢在其终,因为写标书的基本功其实都已贯穿在博士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只要是自己独立地完成了博士学业的年轻人,应该都有能力写好一份基金标书。省略或轻视了博士生培养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在以后的工作中遭“报应”的,例如,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和论文撰写是培养和锻炼项目申请能力的两个最重要环节,特别是开题报告,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看,其实就是一份基金标书,重论文轻开题的结果是今天纵然拥有一堆 SCI,也不知标书从何下手。

不管怎样,求人不如求己,年轻人能够熬过博士,就有能力独立地写好一份标书,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信心。前年的此时,我写了篇《“卖菜刀”与“写申请”》。写申请有什么难的呢?从做法或思路上讲,写申请不就是卖菜刀嘛!脑门抠不出的时候不妨多旅游,旅游的时候别只顾看风景,还要多听听卖菜刀的小姑娘耍嘴皮子。你的家里肯定不缺菜刀,你内心里十有 *** 也不想从遥远的地方自掏腰包带把菜刀回去,但你听了卖刀姑娘的一席谈之后,你定会 hold 不住也要捎上一把的,至少心里会惦记。如果我们能把标书写到卖刀姑娘的嘴皮子那种地步,评委肯定也会买上(帐)一本的。

去年的此时,我写了篇《基金申请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写申请有什么难的呢?一份标书不就是一篇作文嘛!不会抠脑门的时候别一棵树上吊死,只惦记自己的所谓导师,要多回忆中小学时期的语文老师。语文老师说,一篇好作文的标准很多,但无论如何它必然是立意新颖、中心明确、认识深刻、内容充实、材料丰富、语言生动的。我把它提炼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中心思想”,“两个基本点”是指“创新点”和“卖点”。只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牢牢抓住“两个基本点”,那么基金申请就会无往而不胜!

今年我想提醒或强调的是,一份基金标书其实就是一个开题报告,能够开题就能够写标书。也许很多博士在这方面有天生不足,因为大伙在博士期间只急论文不急项目,说是开题,其实是导师授题或学生受题,开题报告只不过是做了点剪贴工作,将导师的标书剪贴到自己的报告。偶有导师对学生只授领域不授题目的,这种做法其实最能锻炼撰写标书的能力,但在急功近利的现实压力下,学生很难接受,导师也很难摁得住。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往往是死到临头才会想起它的重要性。不过纵然有天生不足,也要相信,能够写出 SCI 就一定开得了题,因此也写得好标书。

这儿我好象对我的那些个土鳖学生们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味道,不过在我看来,所谓开题,不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我曾经说过,科研就像烧开水,你必须一鼓作气烧到 100 度让它开,否则,你烧到 80 度又停一下,它马上又退回到原来的温度了。开题就是要开新题,要提从来没人烧过或自己烧过但还没烧开的那壶水,重开或重启炉灶,开始烧或接着烧。写标书,就是把你烧开过的水提给评委喝,证明你能烧水,把你没烧开过的冷水或准备开始烧的一壶冰水提给评委看,证明你要烧的水也可以喝、很好喝。评委如果喝到杯里的开水,还盯着壶里的冷水或冰水,甚至还想着山上涓涓的清泉水,就肯定不会像从前的那位知县白老爷一样只白喝不买单了。

面对撰写基金标书这种事情,其实人人都感觉挺头疼的,我也不例外,我的梦想之一是一辈子不再干这种折磨人的事情,但活路在哪儿呢?今天拿基金申请一事再调侃一回,目的是要告诫自己和自己的土鳖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贯彻执行“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方针。

出处:http://muchong.com/bbs/viewthread.php?tid=10401069

标签: 本子
最后更新:2016年6月14日

iRobot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您需要 登录 之后才可以评论
我的感悟

如果我们对科研的追求来自内心深处对自己价值的延伸,那么基金仅仅是这个过程中的路边风景。中与不中,是某些人的认识,但我们追求的步伐不会因为他们的认识偏差而丝毫懈怠。
--------------------------------------

最新问题
  • 青年教师应该在没有人带的情况下开始独立的基金申请 提问人 admin
  • 接收还在排版的论文可以作为代表性论著吗?有DOI 提问人 admin
  • 国自然申请代码2写错了后果有多严重? 提问人 admin
  • NSFC已审核 是否表明形审通过了? 提问人 admin
  • 交了国自然基金,发现了一些小问题 提问人 admin
  • 国基申报附件部分需要上传5篇代表作电子版吗? 提问人 admin
  • 青基简历里的5篇代表作问题 提问人 admin
  • 未实际发表的论文是锦上添花还是画蛇添足? 提问人 admin
  • 面上项目提交前,申请年限确定弹窗 提问人 admin
  • 自然基金申请,准聘副教授的简历中,职称 写讲师还是副教授? 提问人 admin
热门问题
  • 研究成果栏中的第一标注指的是什么,是论文中基金标注顺序吗? 提问人 iRobot
  • 2016年国自然申请书后缀名FS01,FS02, Proposal漏洞的最终解答 提问人 iRobot
  • 35岁最后一次机会喜获青年基金,记录一些心里的感慨 提问人 iRobot
  • 2020年青年基金公布时间会延期一个月吗? 提问人 iRobot
  • 再一次证明,青年基金没结题就申请面上能中的可能性太小了 提问人 iRobot
  • 从四青的年龄和入选人数看,青年学者的发展空间 提问人 iRobot
  • 关于国自然系统文件后缀proposal我的解释 提问人 iRobot
  • 收到了科研之友的邮件,国自然申请结果是不是凉了? 提问人 iRobot
  • 有没有国青基金结题不过的,一般会是什么原因? 提问人 qglian

COPYRIGHT © 2022 guoz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