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雨在基因编辑工具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从目前国内环境看,这样的成功绝对是难以复制的。
首先,韩春雨本人是学术界的另类,10多年未发一篇sci,另外还有相对充裕的科研经费以及相对宽松的考核评价,而其学生也是踏实肯干的精兵强将。
韩春雨成功思路有些类似于屠呦呦提取青蒿素。都是在前人失败基础上,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温度。这样的思路并不是理论上的另立山头,而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看到了更远的风景。也正因为如此,我想可能韩春雨团队并不想以这样的idea申请基金,他们更担心idea泄露,被人捷足先登。但这样的事件,也可以看出现有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的一些不足,下面我谈谈不成熟的3点看法。
首先,对于创新没有足够的重视。尽管,基金指南说创新很重要,但是还是强调要有基础。这跟目前大力倡导的“大众创新”是相违背的,这里面的大众并未包括创新的重要力量——学术人员。很多人担心有的人没有基础,基金写得天花乱坠,最后实现不了。我们目前主要也是这样的观点,即更在意成功率。其实这种可以在把控结题关来改进。目前的状况这就让那些基金十拿九稳的人没有创新的动力,情不自禁的更加保守,更想完成基本任务。
实际上,科学研究本身近似于创新,没有创新的研究并不是科学研究,那只是应用实践。创新的成功率是很低的,真正的创新可以培育出新的万亿级的市场,可以改变人类习惯,可以让更多人收益,每个人都顺利完成目标的研究多是跟随性研究,多为重复建设。实际上,科学研究还是一种风险投资,每年资助4万项基金,哪怕99%打了水漂,有400项能真正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也好于目前的状况。而且那些非常好的点子,不但对学者本身有帮助,对其他人也是很大的启发。
其次,对于结题过于草率。韩春雨是在2014年natrue一篇文章找到的灵感,从现有的评价体系看,那篇文章看NgAgo方法显然不能认为是成功的。但正是这种数据翔实,过程清楚的失败,给了给韩春雨指明了方向。先看,那篇文章也是成功的。我们现有的体系,如果能够让失败的人认认真真的把技术报告写清楚,让后人发现不足,在此基础上改进,那这种失败的意义不亚于一个成功的案例。这迫切需要对现有的结题进行考核,这时候才需要5人评审打分。
第三,体系需要变革。变革从来都是自下而上的,韩春雨的成功可能会让少数热血青年树立长期目标,但大多数人还是在受到振奋后回归保守路线。当一个好的点子,不敢在基金申请中呈现的时候,那挂羊头卖狗肉也就永远无法被禁止。像生物工程这样的领域,竞争激烈,瞬息万变,可能被其他课题组提前个把月完成就变成废纸。这就需要更加灵活的资助体系,从年初写申请,年中得到是否资助,下一年初开始,那早不知道被对手领先多少个身位了。
我希望这次事件能对决策层有个灵魂的触动,真正把事情做好,让科研人把主要精力和思路都回到科研创新本身。
出处:http://muchong.com/bbs/viewthread.php?tid=10326790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