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14份青年基金,认真评审完毕并递交,耗时一周。
评审中本人谨遵基金委有关基金评审要“客观,公正,透明”的宗旨与原则。做到把国家宝贵的科研资源发放给最有潜力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而绝不浪费。
我评审基金主要看重创新和科学意义,其次是审请者的科研能力(以优质论文为主要考核指标),最后看科研条件和标书的质量。
我首先会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判断该课题是否有价值,接下来会在PubMed上搜索该课题的主要预期结果在该领域是否有论文发表。如果有,我会逐一列出每个预期结果所对应的已发表的论文,并告知该项目创新性不强,科学意义一般,这样的课题直接会被枪毙。
青年科研人员可能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高水平的论文,在我这里不会起决定性的作用。有一个申请者,论文影响因子不高,却自成体系,能够围绕一个“点”不断地深入,这对于青年科研人员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大部分标书都在跟风,就是该领域某个“牛人”发了一篇好论文,大家就都往那个方向做,这实际上造成了科研资源的极大浪费。
同等的创新和科学意义,我会更注重科研条件差一些的实验室。因为,在条件差的实验室能做出与条件优越的实验室相同的科研成绩,这本身就说明来自条件差的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更为优秀。
我们的青年科研工作者科研总体水平还是很低,没有让人眼睛一亮的科研课题。除了个别有独立的思考,大部分都在跟风,那就是别人做什么,我换个角度做同样的。我们的青年科研人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出处:http://muchong.com/bbs/viewthread.php?tid=10306713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