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量的申请基金的求助帖子,但内容绝大多数属于小儿科,也不知道如何处置是好,就先应助一下了,可能并不能解决什么实质问题,感觉很不快!怎么办呢?不知以下想法有没有用?
基金委对项目指南的要求是年年有新意,但基金委的资助原则和评审原则是一个不变的灵魂,也是基金委能立足国内不败的基石。不变的是什么?应该就是下面图片里的16X2个关键字:
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1986年)
控制规模、提高强度、 拉开档次、支持创新(1992年)
加强基础、突出创新、调整结构、提高绩效(1998年)
明年就是基金委成立30 周年了,它的评审原则和资助原则基本没有变。对此,你的应对办法应该只有一条——提高自己申请书的竞争力,也就是尽可能提高申请项目的质量,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不管指南上出现什么新花样(除了限项规定的变化,和出现新的项目类型),与广大的申请青年基金、地区基金和面上项目的虫友们其实没有太大关系。包括电子版申请书的变化,也是一样,它们基本上不是实质性的变化,只是迎合“年年有新意”视觉效果的一种表演而已。然而,给大家增添了不少麻烦和担忧。如何面对这样的疑惑,建议如下:
先以电子版为例讲讲,如果真正有变化(除了今年财务决算外),哪条是实质性变化呢?可以说基本没有!
比如:项目名称25个字沿用20多年的规定,但现在依然可以输入40个字(据虫友介绍)。对于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几乎所有的论坛留言、评论都能做到,多一个字也无法输入,为什么基金委就做不到呢?难道他们水平太低?绝对不是!只是花枪一耍了事,至于究竟效果如何,学部、学科受理、评审、项目检查等等工作肯本忙不过来,而职能部门做了就算完成任务了,因此问题一直保持着,让虫友们提心吊胆,费劲脑汁。
同样,研究方案4000-8000字,也是完全没有把关的,很多人成了万字户(有虫友说就立项依据就上万字),照样通行无阻,你就不必担心了吧!这样当然给评审专家添了麻烦,增加了工作量,也使申请人会变懒,不善于清晰地把自己想法归纳出来,反正申报了,电脑没说不,就让评审专家辛苦了!评审专家超负荷的工作量,势必影响评审质量,有时累得一头雾水,甚至把好项目给耽误了,也许就是你的申请项目。
简历和代表作的问题,只要你实事求是,多一项,多一篇,都不会因此而被初删。关键是否真正反映自己的真实实力,否则,多N篇也没用。如果有足够的水准,少一篇也无关紧要。
经费预算对于多数研究人员都缺少经验,然而,作为基础研究应该做的事一项都不应该少,以保证一旦需要就不会抓瞎。比如:出国开会,有了基金项目,一定要考虑(或者争取)参加国际会议,了解国际动态,启发自己的思路。同样,国内学术会议也应该尽可能争取参加,除了了解同行的研究进展,认识更多的学术界同行,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对你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人家不认识你,即使有很重要的活动,也不会邀请你。另外,发表学术论文是基础研究所必须的一部分任务,不能够多发表,少发表也是必须的。基础研究必须及时总结,所谓基础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你的研究结果不发表,可能别人抢先发表了,其结果是你等于前功尽弃,这个道理很多中国人并不了解,而把手中的成果紧抱着,自我感觉良好地享受着——“好剑啊,好剑!”
至于经费预算的第二部分,根本不要去管它,这是财政部与你所在单位之间的事,你实事求是地把第一部分经费需要弄清楚了就行。
对申请人而言,除了选对投送学科外,项目指南最核心部分是限项,其实只是小小的限项(我的观点或许大家都不同意,应该对单位限项),对于减少评审工作量,实际效果一般般,而大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琢磨如何才能不超项。其实申请量的大幅增加,限项的期望值根本达不到。高校不断扩招,研究生成倍地增加,他们都将成为申请基金骨干队伍中的一员。
怎么充分利用这支队伍在申请基金中发挥作用,就是申请者只要实事求是地安排参与者就可以了,真正需要具有副高职合作者的项目并不一定会很多,除非那些跨学科的交叉项目,因此有一些研究生和不具有副高职的成员就足够了。今年有人大代表提出项目经费中应该像国外要包含雇用研究人员的经费,到那时,所谓的合作者、参与者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其实,在基金项目评审中,评审专家估计不会太多主动关注参与者的详细信息,他们(指评审经验丰富的)根本没有精力来处理这类次要信息(除非是交叉学科项目)。
以过去曾经发生过的重点项目为例来说明,也许大家对合作者、参与者的作用有所体会。某大学的两位院士都申请了重点项目,一位除了自己,其余都是研究生,而另一位除了自己,还有他的两名已具有教授职称的学生,结果两位院士的重点项目都获得资助了。接着问题就出现了,第一位院士学生的名字没出现在申请项目上,这些学生可以继续自由地申请他们想申请的项目,而第二位院士的两位学生,因被重点项目占用,他们又负责和参与面上项目各一项,因重点项目占用了他们的名字,就不能再申请了,至少说少了三分之一的机会。在我们检查后面那位院士的重点项目时发现,所完成的学术论文中根本没有出现这两位学生的名字。就是讲,我们现在绝大多数项目组成员恐怕绝大多数也都是挂名的,与项目没有关系,大家申请时绞尽脑汁找合作者纯属浪费,甚至还会因某人超项而耽误申请。
国外申请研究经费一般都是申请人出面,也有所需要的合作者人数,其目的是为合作者申请劳务费或者奖学金,究竟是谁并不重要。这恐怕等经费足够时,基金委应该借鉴的。
往往有人,特别是年轻人认为,有一个贵人可以帮助自己获得项目的批准。实际情况,对于青年基金,把自己的导师作为项目的参与者或者类似顾问,都是一种很失败的做法,因为评审专家会认为,你是替导师申请项目,你自己仅仅是个傀儡。
还有关于学科代码的问题,过去基金委有一个比较好的传统,即使你代码填错了,学科在送评前会帮助寻找合适的学科和代码,以保证项目能在真正懂行的专家手里评审。现在恐怕已经难以做到这一步了,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改代码的工作。(我没有具体了解过,只是凭这么多项目现状,所作出的判断)
还有关键词的问题,今年电子版申请书要求按自动生成的关键词填写,这就像谁能作为基金委的评审专家,只要单位推荐就能成为基金委评审专家一样,确实有点“不靠谱”。所谓关键词或者我们国家称为主题词,本应该由专门的研究机构,研究后作为一种规范的标准,大家统一来使用。国外不同部门每年有一新版本的主题词,其中吸收了最新的学术名词。但基金委的关键词是怎么产生的不太清楚,所以,很多申请者提出能不能用非主动生成的关键词。按我个人判断,基金委自己不可能来编制一套能适合基金委所有申请的关键词,即使请人协助研究,也不一定能包含最新发展的新学术词汇。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基金委通过信息手段借用某种关键词工具,这也会存在同样的问题。记得我国第一部主题词表(748工程),是动用了全国的力量,历经数年才完成的,等完成时又有一批新词出现。现在大家在申请时找不到合适的关键词应属于正常现象,不必纠结,应该可以把自己认为最合适的词填上。但是,希望大家不要把一个句子或者一个词串作为一个关键词填上,这种现象过去特别多,现在不应该再发生了。
出处: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8643645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