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写基金的时候,感觉写基金真是苦活,不写吧,感觉失去了一个机会,写吧,花了那么多时间精力中的几率太小了,如果只是改改之前没中的本子工作量小不少,但是被拒的本子中的几率也低吧?
就是改改。现在体长10年做一个题,说明你做的深了。
我是另起炉灶。我的一个本子投了四次都没中,当然选择的口子也有问题,不过我觉得四次不中也说明这个话题太普通了,专家们不认可,不如找个更有意义的新话题。
想到一页值一两万,你就有动力了。
怎么写都是给别人提供思路,所以, 随便写写就行了。
分享一个我的经历
结论就是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2017年认认真真写了一个本子,结果挂了,意见不太好, 2018年认认真真的根据意见改了,结果上会后还是挂了。没有换口子 2019年把本子里面的内容都做了,成果也出来了,结果上会还是挂了。还是没换口子,2019年上教授了,对项目没那么大的需求了 2020年把本子改了一点点研究基础,直接丢出去了,因为没那么在意了,就换了一个口子申,结果中了,其实这时候本子里面的内容都做得差不多了
结论就是:不要放过任何一次机会,然后中与不中,有运气在,换换口子,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如果我们对科研的追求来自内心深处对自己价值的延伸,那么基金仅仅是这个过程中的路边风景。中与不中,是某些人的认识,但我们追求的步伐不会因为他们的认识偏差而丝毫懈怠。